肥水堰
南齐建。在今安徽寿县城外西北角,东淝河南侧。《南齐书· 垣崇祖传》: 建元二年(480),北魏攻寿春,崇祖 “乃于城西北立堰塞肥水,堰北起小城,周为深堑,使数千人守之”。即此。
在今安徽省寿县东北。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年),北魏攻寿春,垣崇祖乃筑此堰壅肥水,为防御之计。
南齐建。在今安徽寿县城外西北角,东淝河南侧。《南齐书· 垣崇祖传》: 建元二年(480),北魏攻寿春,崇祖 “乃于城西北立堰塞肥水,堰北起小城,周为深堑,使数千人守之”。即此。
在今安徽省寿县东北。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年),北魏攻寿春,垣崇祖乃筑此堰壅肥水,为防御之计。
即今河南方城县西南五十六里博望镇。清置驿丞及递运所于此。
即今河北永清县东南二十五里后奕镇。清乾隆《永清县志》图:东南有后奕。
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南兴福镇。清道光《博兴县志》:东南有兴福镇。(1)在山东省博兴县东南部。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兴福,人口1.9万。村始建于西汉初,后因村南建洪福寺,故名兴福庄。明
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西七里枫桥镇。南朝梁天监年间始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初高僧寒山、拾得尝来此住持,故更名寒山寺。以唐代诗人张继 《枫桥夜泊》 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 句而著名。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
在今河北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1925年在黄埔军校参加共产党。曾任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五军军长兼政委、第一军团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1镇溪千户所 “阴隆江堡” 条下: 洞口堡 “隶辰溪卫,有官兵戍守”。
又名巴丘山、天岳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滨临洞庭湖。宋本《寰宇记》卷113岳州引《江源记》云:“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
即今贵州册亨县西册阳乡。清为贞丰县地,有贞丰州同驻此。
清雍正五年 (1727) 改清浪卫置,属思州府。治所即今贵州镇远县东北清溪镇。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撤销,并入岑巩县。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自良镇。《方舆纪要》卷108容县:自良驿“在县东北七十里。路出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