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川州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石棉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石棉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亦作不花剌、卜哈儿。西辽属地。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元史· 太祖纪》: 十五年 (1220),“帝克蒲华城”。元耶律楚材 《西游录》:“寻思干之西六七百里有蒲华城,土产更饶,城邑稍多。”又作卜哈儿
在今江西乐安县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乐安县:龙义镇“在县北添授乡。有巡司,明初置”。清乾隆三十年(1765)巡司移驻招携镇。
即横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十五里。宋范成大《吴郡志》卷15:踞湖山“山有五大坞。《图经》又名五坞山。五坞, 旧名不雅。皇祐五年,节度推官马云三游此山。求其林涧之美,峰壑之秀,云景之丽,泉石之怪。因其物象
即今河北滦平县东南王家营子乡。清于此设把总驻守。《清一统志·永平府一》有“王家营行宫”。
①在今浙江慈溪市西南十里石堰乡。《清一统志·绍兴府一》:石堰场“在余姚县东二十里。旧名买纳场,元至正中设盐课司,今并置盐大使”。民国时更名余姚场。今废。②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石堰镇。清光绪《长寿县志》:
唐天宝元年(742)改廮陶县置,属赵郡。治所即今河北宁晋县。北宋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 1107 平方千米。人口72.4万
南北朝时蒲山国(皮山国)都城。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魏书·西域传》:“蒲山国,故皮山国也,居皮城,在于阗南。”
即今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元明置样备驿。《方舆纪要》 卷118蒙化府: 样备驿 “在府西北百二十里”。
汉长安建章宫台榭之 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书·郊祀志》 卷下: 汉武帝时 “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师古注引 《汉宫阁疏》 云: “神明台高五十丈,上有九室,恒置九天道士百人。
在今河北沽源县西南闪电河上源处。《金史·地理志》 桓州: “景明宫,避暑宫也,在凉陉,有殿,杨武殿,皆大定二十年命名。” 《元史·太祖纪》: 十年 (1216) 五月,“避暑桓州凉陉”。《世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