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良驿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自良镇。《方舆纪要》卷108容县:自良驿“在县东北七十里。路出藤县”。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自良镇。《方舆纪要》卷108容县:自良驿“在县东北七十里。路出藤县”。
即今湖南保靖县东南三十里涂乍乡。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30有 “涂乍汛堡”。严如熤《苗疆险要考》 谓涂乍河 “傍山临涧,径路崎岖,永(顺)、保 (靖) 接壤要隘”。清乾隆征苗时设台站于此。
清置,属临晋县。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五十五里七级镇。
北魏时高昌国置,在今新疆托克逊县。《梁书· 高昌国传》: 其国置四十六镇,有笃进镇。高昌国置,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
又名郑镇。即今河北故城县治。清于此置巡司。1945年故城县迁治于此。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 北魏置颍川郡 (又称南颍川郡) 于此。《水经·汝水注》: “汝水又东南径奇城西北, 今南颍川郡治。”
在今广东高要市东南七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王侯峰“高数百仞,周三十五里。《志》云:宋元丰中,郡守王泊葬其下,峰因以名”。
东魏兴和二年 (540) 创建,原在今河北正定县城东南二里临济村。晚唐时住持僧义玄在此创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唐显通八年(867) 义玄逝世,其弟子建衣钵塔于正定城内东南隅,即今澄灵塔,临
即今湖南花垣县治。清嘉庆七年(1802)移永绥直隶厅治此。1913年改为永绥县治。
即百井。今山西阳曲县东北柏井。《旧唐书·李自良传》: 大历十三年 (778) 回纥入寇太原,鲍防令焦伯瑜等迎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27: 北宋雍熙三年(986
在今浙江缙云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4缙云县: 管溪官山 “在县东七十里,与台州府接境。薪竹之饶,居民所赖。又有龙潭三处,溉田甚广,以管溪经其下,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