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舂陵县

舂陵县

①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即今湖南宁远县北五十六里柏家坪镇。西汉高帝五年 (前202) 属长沙国。元朔五年 (前124) 属零陵郡。武帝封长沙定王子买为舂陵侯。即此。《水经·湘水注》: 舂陵县“本冷道县之舂陵乡,盖因舂溪为名矣”。初元四年(前45) 徙废。三国吴复置,仍属零陵郡。移治今宁远县西。东晋改属营阳郡。南朝梁属永阳郡。隋开皇九年 (589) 废入营道县。

②西魏置,为安昌郡治。治所在安昌城 (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隋大业初属舂陵郡。唐贞观元年(627) 废。


古县名。(1)秦置,属长沙郡,治今湖南省宁远县东北。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长沙定王子买为舂陵侯,改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又改属零陵郡。因舂陵水为名。初元四年(前45年)买孙仁徙封南阳郡蔡阳县之白水乡,县废为乡,属泠道县。三国吴复置,仍属零陵郡,移治今宁远县西。东晋穆帝改属营阳郡,南朝梁、陈属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营道县。1954年长沙西汉墓中曾出土“舂陵之印”一枚。(2)西汉初元四年(前45年),徙封舂陵侯仁于蔡阳县白水乡置舂陵侯国。治今湖北省枣阳市南。属南阳郡。东汉改名章陵县。三国魏改为安昌县。南朝宋废。西魏复置,为安昌郡治。唐贞观元年(627年)废入枣阳县。


猜你喜欢

  • 符水

    在今四川通江县西北。《寰宇记》 卷140符阳县: 符水 “源出县东南三百步,西流经县南九十步,又西流入思公水”。符阳县以此名。清道光 《通江县志》 卷2: 符水 “在县西北,今小江也”。

  • 十家湖

    在今河南汝南县北十里。 《方舆纪要》卷50汝阳县:十家湖“水产鱼、莲,旱种粳稻,居民赖之。《宋志》谓之东辋湖”。

  • 康郎湖

    在今江西余干县西。明 《寰宇通志》 卷41饶州府: 康郎湖 “在余干县西七十里。即鄱阳湖南涯”。《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余干县: 康郎湖“因康郎山名”。

  • 康庄镇

    即今山东临清市东康庄镇。民国 《清平县志》 有康庄镇。1940年清平县迁治于此。(1)在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官厅水库东侧,西南邻接河北省。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康庄,人口1万。镇

  • 剑南道

    唐贞观元年 (627) 置,为全国十五道之一。以在剑阁之南得名。开元二十一年 (733) 变为政区,为十五道之一,治所在益州 (后升为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涪江流域以西,大渡河流域和雅

  • 南川营

    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北南川河畔。一说在湟中县西南。《清一统地·西宁府二》: 南川营 “在西宁县南五十里。旧名伏羌堡,明嘉靖十四年筑城,周三里有奇,南去暗门边墙三十里。本朝初设守备,今改都司”。又称伏羌堡。

  • 芙蓉驿

    ①宋置,在今广东英德市南二里。明改置浈阳驿。②明置,在今广东韶关市东。《清一统志·韶州府》:芙蓉驿“在曲江县南。宋景祐中建浈阳馆,在湘江门外, 明洪武中改置芙蓉驿。弘治中,迁于津头庙下。顺治十二年又迁

  • 洛要县

    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高密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东南五十里。隋初废。

  • 白地坪

    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南六里。1912年为兰坪县治。1938年迁治喇鸡井(今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二十八里拉井镇)。1947年复迁治白地坪。1950年又迁喇鸡井。

  • 茅沟寨

    一作毛狗寨。即今湖南保靖县西南五十八里毛沟镇。洪宪元年 (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保靖县西南有茅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