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泉县
北齐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三十五里南村。隋大业三年(607)改名方山县。
古县名。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治今山西省吕梁市东北峪口镇南村。属离石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徙治方山,改名方山县。
北齐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三十五里南村。隋大业三年(607)改名方山县。
古县名。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治今山西省吕梁市东北峪口镇南村。属离石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徙治方山,改名方山县。
唐龙朔中筑,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为都江堰组成部分。《新唐书·地理志》 导江县:“有侍郎堰,其东百丈堰,引江水以溉彭、益田。”《方舆纪要》卷67灌县:百丈堰“在湔堰之东。亦李冰所造。《志》云:百丈
①西汉初置都昌侯国,高帝六年 (前201) 封朱轸为都昌侯,即此。景帝中元年 (前149)改为都昌县,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昌邑市西二里。西晋属北海国。南朝宋寄治青州东阳城 (今山东青州市)。北魏属北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北一百六十里,接麻城市和罗田县界。《清一统志·黄州府一》:大崎山“峰峦回合,飞瀑百道,下汇为涧。涧旁多古木藤萝,西南有留云洞。山上有龙井,旱可祷雨。又东北十里为小崎山,上有飞来石,下有
金置,属邹平县。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蒙古宪宗二年 (1252) 改置济东县。
又称神断水、豪水。即今安徽寿县南陡涧河。《水经· 肥水注》: “肥水又北,右合阎涧水。……洛水出焉。阎浆水注之。”
辽太祖耶律億置,属上京道。治所在长霸县(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古城)。《辽史·地理志》 祖州: “以高祖昭烈皇帝、曾祖庄敬皇帝、祖考简献皇帝、皇考宣简皇帝所生之地,故名。” 辖二县一城,相当今内
即今台湾省南投县。南投乃高山族社名的音译。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即有南、北投社之名。1950年于此置南投县。
又作、卢。随周武王伐纣的八国之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国语·周语中》:“卢由荆妫。”韦昭注:“卢,妫姓之国。”春秋为卢戎国,后灭于楚为邑。《左传》:文公十四年(前613),“二子以楚
①唐武德五年(622)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西陆川县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龙化县:“以西有龙化水名之。”寻属辩州。大历八年(773)为顺州治。亦曰顺义郡。北宋开宝五年(972)废。②辽置,属龙化
明崇祯三年 (1630) 置,属镇西卫。治所即今贵州清镇市西北鸭池乡。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废。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清镇市西北鸭池河,属镇西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