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芙蓉镇

芙蓉镇

①即今江苏兴化市东北海河乡(北芙蓉)。《清一统志·扬州府二》:芙蓉镇“在兴化县北三十五里。元至正十四年筑寨”。

②民国置,即今山东苍山县东南南芙蓉。


(1)古镇名。即今江苏省兴化市东北北芙蓉。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筑寨。明置镇。(2)今镇名。(1)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北部。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采菱沟,人口 1100。因地处古芙蓉湖区,旧有“十万八千芙蓉圩”之称,故名。1949年为芙蓉乡。1956年始柳三乡、湖山乡等先后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7年置镇。产稻、小麦、鱼种、鱼苗、珍珠等。有电子、针织、化工等厂。玉新等公路经此。(2)在浙江省乐清市中部、雁荡山南部。面积41.8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芙蓉,人口 8760。因有芙蓉山,三峰耸立,红赤相映如芙蓉,故名。民国置芙蓉镇,1952年改为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为乡。1985年又置镇,1992年小芙乡并入。芙蓉、黄金溪流经,东流入海。主产稻。特产兰屿浦西瓜、芙蓉芋头、无核蜜橘。海口有瓷土矿。有钻头、服装、陶瓷等厂。商业繁盛,为山货、海产品集散地。有公路东接杭温公路。境有筯竹涧,系雁荡山胜景之一。(3)在江西省万安县中部、赣江中游东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41.5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芙蓉,人口1.8万。因明古城之芙蓉门得名。五代南唐以地当水陆要冲,置万安镇。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一说二年)起,历为县治。近代称城厢镇,1949年设城关镇,1961年改公社,1981年复设镇,1984年改今名。2001年五丰镇的五丰、建丰、东城、光明、龙溪、月明、金塘七林并入。产稻、蔬菜。有农机、锅炉、造船、印刷、酿酒、食品加工等厂。东南有万安水电站。泰万、万下公路经此。古迹有明古城墙残垣。纪念地有万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4)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旗岭圩,人口 1500。因原区公所在芙蓉嶂旁,故名。1965年称花县芙蓉嶂综合林场,1979年设芙蓉嶂公社,1986年建镇。蕴藏大量优质白瓷土。建有芙蓉嶂水库等,实现自流灌溉。主产稻、花生、木薯。有电镀、服装、木器、爆竹等厂。有公路通邻镇。


猜你喜欢

  • 圣母砦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9竹山县:圣母砦“在县西百三十里圣母山下,一名取毒砦。俗传有圣母取恶蛇弃之,因名”。

  • 陇邦隘

    即今广西靖西县西南龙邦镇。《清史稿·地理志》归顺州:“南:陇邦、壬庄、频峒各隘有汛。”

  • 沥湖

    ①即麻湖。在今安徽和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9和州:麻湖在“州西三十里。周围七十里。旧称巨浸。一作��湖,又作沥湖”。②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沥湖

  • 阳凉南关

    北宋置,属介休县。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三十五里南关镇。即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南关。北宋属灵石县。

  • 龙漈山

    在今福建连江县北。《方舆纪要》卷96连江县:龙漈山“在县治北。县之主山也。冈峦如龙,漈水夹涧而下。有潭曰五峰潭。山北五里曰湖山,高秀出诸峰之上”。

  • 大顺城

    北宋筑,属庆州。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北白马乡(柴砭)。《宋史·范仲淹传》:庆历初,范仲淹知庆州,“庆之西北马铺砦,当后桥川口,在贼腹中。仲淹欲城之,度贼必争,密遣子纯祐与蕃将赵明先据其地,引兵随之,诸将不

  • 双槐镇

    清置,属孟津县。在今河南孟津县东三十里。

  • 裘氏亭

    一名裘亭、裘氏城。在今河南通许县东。《水经·渠水注》: 沙水 “又东南径陈留县裘氏乡裘氏亭西”。《寰宇记》 卷1陈留县: “裘氏城在县南六十里。《陈留风俗传》 云,陈留有裘氏城。《城冢记》云,秦时故县

  • 乌峡镇

    在今广西岑溪县西一里。《方舆纪要》卷108岑溪县:乌峡镇“旧置于乌峡山下。后移于此,改为上里河巡司”。

  • 东坡赤壁

    即赤鼻山。亦作赤壁矶。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一里。北宋苏轼谪居黄州,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误认为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之处。清康熙年间定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