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沟泉
在今山东济宁市东。《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芦沟泉“在州东。流入南阳闸。稍西有托基泉,入枣林闸。又有马陵泉,入鲁桥闸东。《泉志》:自滕县、峄县及曲阜县界之蜈蚣泉,共十六泉,散入鲁桥以下漕河,是为鲁桥圈里派。又自嵫阳、宁阳界六十三泉,俱入天井闸,是为天井派。其宁阳龙港沟等四泉,则入分水河。盖沂、洸之流,来自东北,入于天井,以资运道”。
在今山东济宁市东。《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芦沟泉“在州东。流入南阳闸。稍西有托基泉,入枣林闸。又有马陵泉,入鲁桥闸东。《泉志》:自滕县、峄县及曲阜县界之蜈蚣泉,共十六泉,散入鲁桥以下漕河,是为鲁桥圈里派。又自嵫阳、宁阳界六十三泉,俱入天井闸,是为天井派。其宁阳龙港沟等四泉,则入分水河。盖沂、洸之流,来自东北,入于天井,以资运道”。
唐置,属羁縻驯州。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境。后废。
一名九龙洞。在今湖北咸宁市南。《方舆纪要》 卷76咸宁县: 寓仙洞 “在县南三十五里。明正德中改名九龙洞。洞门高广,中甚深杳”。
清雍正十一年 (1733) 改热河厅置,属直隶省。治所即今河北承德市。乾隆七年 (1742) 复为热河厅。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热河直隶厅为承德直隶州,治今河北省承德市。属直隶。辖境相当今河北省
明置,属盐井卫。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明史·地理志》 盐井卫:“东有双桥关。”《方舆纪要》卷74盐井卫:双桥关在“卫东八十里,亦曰双桥堡,又东十里为杭州堡, 又五里为平川驿”。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 改乾封县置,属袭庆府。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金为泰安州治。明洪武初省入泰安州。古县名。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乾封县置,治岱岳镇(今山东泰安市)。宋、元为泰安州治
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十二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7:杜城山,“隋大业末,杜伏威尝屯军于此,因号杜城山。旧有庙及战场”。
①在今浙江临海市西。《方舆纪要》 卷92台州府: 宜山在 “府西六十里。其巅平衍,良畴可千顷,潭瀑沾溉,旱不能灾”。②在今广西宜州市北一里。《元丰九域志》 卷9:宜州龙水县有宜山。《方舆纪要》 卷10
在今四川通江县东。《方舆纪要》卷68通江县:大险溪“在县东百里。又有小险溪,下流俱入于渠江”。
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南烂土乡。《方舆纪要》卷121独山州:丙王山“在(烂土)司东。高数百丈。又梅花洞,在司东南三十里。宣德九年,叛苗据此为变,都指挥顾勇讨破之”。古山名。在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南
亦名无为镇。即今安徽无为县。《元史·地理志》 无为州: “宋始以城口镇置无为军。”在广东省仁化县北部、城口河上游,北邻湖南省。面积322平方千米。人口 9880。镇人民政府驻城口街,人口 1210。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