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湖南湘潭县西三十九里云湖桥镇。清乾隆《湘潭县志》卷5有云湖桥店。
在今云南马龙县东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14曲靖军民府马龙州:木容箐山“在州东南六十里。下有木容溪,流注于府之南境,为潇湘江”。
指今广西东兰县境之红水河。《明史·地理志》 东兰州: “东南有隘洞江,一名都泥江,又名红水河,又名乌泥江。”
在今贵州黄平县南。为清水江别名。《方舆纪要》 卷121兴隆卫: 重安江在 “卫南三十里。源出苗境,两山夹岸,水深莫测,当滇、贵驿道,维舟为渡。又南入清平县 (今凯里市清平镇) 界,而为舟溪江。下流入麻
1913年依前温处道改置,属浙江省。治永嘉县 (今浙江温州市)。辖境约当今浙江仙霞岭、松阳、缙云、括苍山、温岭县一线以南地区。1927年废。1914年6月以清末温处道区域置,治永嘉县(今浙江温州市)。
又名桑儿园。即今河北吴桥县治。旧属山东德州。《清一统志·济南府》 “桑园镇” 条谓: “明正德中马申锡驻桑儿园招流贼刘六等即此。良店水驿置于此。有水次仓。” 1958年吴桥县迁治于此。(1)在河北省怀
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缅甸克钦邦伊洛瓦底江东岸达罗基。南诏后期为丽水节度驻地。唐樊绰《蛮书》卷2:丽水“南流过丽水城西”。丽水城因丽水得名。南诏为丽水节度使治,即今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东岸达罗基。
一名文旗山。在今福建政和县北。明嘉靖《建宁府志》 卷3 《山川》 政和县: 黄熊山 “在县治之北,县主山也。相传山尝有黄熊见,故名。堪舆家谓此山形如展旗,而无剑戟森布,非武也,特文人之旗耳,故又名曰文
即三湘浦。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城陵矶。《元和志》 卷27岳州巴陵县: “侯景浦,在县东北十二里。本名三湘浦。”
汉惠帝四年 (前191) 建。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青口村西侧。《汉书· 王莽传》: 地皇四年(23) 十月,更始帝大兵击王莽,“兵从宣平城门入,民间所谓都门也”。师古注: “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