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芦洲

芦洲

①在今江苏宝应县东。《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芦洲“在县东十三里。东晋初,祖逖军于芦洲,或以为即此处。误也”。

②在今安徽亳州市东涡水北岸。《方舆纪要》卷21亳州:芦洲“其地旧多芦苇, 因名”。《清一统志·颍州府一》:“《州志》:晋太兴中,祖逖进军北伐,屯芦洲。即此。”

③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芦洲乡。其地原系淡水河中沙洲,芦苇丛生,故名芦洲。又名和尚洲或河上洲。相传因地原属关渡灵山宫和尚所有而名。汉人来此开发始于清雍正十年(1732),现为台北市近郊最大蔬菜产地。

④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8枝江县:芦洲“在县东南七十里。其相接者为洲”。

⑤一名��州。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二十里。《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邾县故城南。……城南对芦洲。旧吴时筑客舍于洲上,方便惟所止焉。亦谓之罗洲矣。”《梁书·徐文盛传》:大宝二年(551),“击任约于贝矶,约大败,退保西阳,文盛进据芦洲,又与相持”。


(1)洲名。又称逻洲、罗洲、伍洲。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西南长江中。南朝梁大宝二年(551年)徐文盛讨侯景,进军至此。(2)村名。在江苏省兴化市中部,梓辛河、九里港、大横子和盐港交汇处。南靠癞子荡,北靠得胜湖。属垛田镇。人口 7000。始建于明,原为湖荡中高地,盛长芦柴,故名。产稻、小麦、油菜籽等。垛戴公路经此。有水路通市区。


猜你喜欢

  • 石寨山

    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四十里。清乾隆《博山县志》卷1载:“明永乐时,唐赛儿据岳阳寨作乱,即此。”在云南省晋宁县境,旁临滇池。以处石寨村西,以村而名。高约33米,远望像鲸鱼,故又称鲸鱼山。1955—19

  • 查尔喀特湖

    即今西藏申扎县西北一百八十里孜桂错。东南距嘉零湖十八里。清末辛亥年版 《西藏新志》 卷上: 嘉零湖 “自西北隅流出,而入查尔喀特湖”。

  • 萧水

    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萧江。《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萧水 “在府 (治今临江镇) 西五十里。源出栖梧山及府西之乌塘,合流而为萧水,绕城西北复东北流,经清江镇而入大江。中有萧滩,亦曰萧洲。今城西

  • 凤凰岭

    在今陕西绥德县东。《方舆纪要》卷57绥州:凤凰岭“在州东三十里”。《清一统志·绥德州》:凤凰山“一名凤宿岭,古屯戍处”。

  • 且如县

    西汉置,属代郡,为中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土城子。东汉废。《水经·㶟水注》:于延水“东南流径且如县故城南。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故县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

  • 高塘县

    ①北周废高塘郡置,属新昌郡。治所在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半塔镇。隋开皇初废。②隋开皇三年 (583) 改高塘郡置,属熙州。治所即今安徽宿松县。十八年 (598) 改为宿松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安徽省宿松

  • 平川街

    明万历间筑城,即今云南宾川县东北六十里平川乡。辛亥革命后曾称平川镇。

  • 栖霞寺

    南齐永明七年 (489) 建。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山中峰西麓。为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唐初改为功德寺,增建殿宇、楼阁四十余所,极为壮观。与山东灵岩、荆州玉泉、天台国清,并称为国内 “四大丛林”。武宗会昌

  • 乙离骨水

    即今朝鲜咸镜南道东部端川之南大川(斜下洞川)。源出赴战岭山脉,东南流入日本海。《金史·高丽传》:“(高丽)遣使来请和,遂使斜葛经正疆界,至乙离骨水、曷懒甸、活祢水, 留之两月。”即此。

  • 始昌苑

    东汉永初六年 (112) 置,为马苑。在今四川会理县境。《后汉书·孝安帝纪》: “六年春正月庚申,诏越巂置长利、高望、始昌三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