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县
清乾隆元年(1736)置,为沅州府治。治所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民国初为湖南辰沅道治。1922年直属湖南省。1986年改设芷江侗族自治县。
古旧县名。清乾隆元年(1736年)置,治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为沅州府治。1986年撤销,改设芷江侗族自治县。
清乾隆元年(1736)置,为沅州府治。治所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民国初为湖南辰沅道治。1922年直属湖南省。1986年改设芷江侗族自治县。
古旧县名。清乾隆元年(1736年)置,治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为沅州府治。1986年撤销,改设芷江侗族自治县。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左传》: 隐公元年 (前722),郑庄公 “遂寘姜氏于城颍”。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临颍县西北。汉置临颍县。《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年):“遂置姜氏于城颍。”即
东晋太元十五年 (390) 侨置,属南汉中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境。南齐废。
自今浙江金华市至武义县。长40公里。为浙赣铁路支线。日伪于1942—1944年修筑。1945年被拆除。
①即麻湖。在今安徽和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9和州:麻湖在“州西三十里。周围七十里。旧称巨浸。一作湖,又作沥湖”。②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沥湖
北宋宣和六年 (1124) 置,治所在玉田县(今河北玉田县)。七年废。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山丹州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山丹县地。清雍正二年(1724)降为山丹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甘肃省山丹县。属陕西都司,后属行都
明置,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南小河乡。《方舆纪要》卷73小河千户所:小河驿“在所治北”。
在今广西藤县西。《方舆纪要》 卷108藤县: “蓬塘陂在县西四十里……有灌溉之利。”
在今山东单县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32单县:大陵山“地高耸,水不能啮。俗谓之土山。山下有长堤,以捍黄河”。
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寰宇记》 卷1开封府尉氏县: “蓬池,在县北五里。按 《述征记》 曰:‘大梁西南九十里尉氏有蓬池。’ 阮籍有诗云,‘徘徊蓬池上,回首望大梁’。即此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