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阳县
战国秦置,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新市村附近。秦属内史。西汉文帝九年(前171)改名霸陵县。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属雍州。七年(624)废。
古县名。战国秦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秦属内史。西汉文帝九年(前171年)改名霸陵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芷阳县,属雍州。七年废。
战国秦置,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新市村附近。秦属内史。西汉文帝九年(前171)改名霸陵县。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属雍州。七年(624)废。
古县名。战国秦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秦属内史。西汉文帝九年(前171年)改名霸陵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芷阳县,属雍州。七年废。
在今江西大余县南。《方舆纪要》卷88大庾县:水南城“在(大庾)城南隔江,与郡城夹江而峙,民居稠密,倍于郡城。嘉靖四十年创筑,周二里有奇。其北滨江为水门,横亘三百五十七丈有奇,城南门曰梅山门,以门外即梅
1913年析高台县置,属甘肃安肃道。治所在王子庄 (今甘肃金塔县)。县东南四里处有古塔,名金塔寺,故名。1927年直属甘肃省。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段,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酒泉市。面积1.9万平方
即刘家口。又名刘口集。即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刘口乡。旧属山东曹县, 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东南。后废。
在今云南曲靖市西。《清一统志·曲靖府》: 倘俸溪 “在南宁县西。其源出涌克山,流经此有九湾,绕城而流”。
一作柏海。即今青海玛多县西扎陵湖、鄂陵湖的合称。《旧唐书· 吐谷浑传》: 唐贞观九年(635) 击吐谷浑,“又达于柏梁,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也焉”。即“柏海”。
在今陕西商州市西九十里。《清一统志·商州》: 黑龙峪 “出蓝田小路”。
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自古为黄河以南东西交通孔道和战争要塞。《初学记》卷7《关》引《洛阳记》:“汉洛阳四关,东成皋关。”《资治通鉴》:东晋太宁三年(325),前赵王岳“进围石生于金墉,后赵中山公石
古国名。一译班斗。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鲁斯一带;或在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北岸之万伦一带;或在今新加坡,边斗为其东南部的美笃(Bedok)的对音。唐杜佑《通典》卷188有专条记述。
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北三里。《元和志》卷28:庐陵县“因庐水为名”。西汉属豫章郡。东汉兴平元年(194)改名高昌县。南朝梁废入石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复改石阳县为庐陵县,为吉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