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川水
即今四川安县西之茶坪河,为安昌河支流。《新唐书· 地理志》 龙安县: “云门堰决茶川水溉田。” 《舆地纪胜》 卷152石泉军: 茶川水 “在龙安县南六十五里。《括地志》 云: 西岸出茶,因名”。
即今四川安县西之茶坪河,为安昌河支流。《新唐书· 地理志》 龙安县: “云门堰决茶川水溉田。” 《舆地纪胜》 卷152石泉军: 茶川水 “在龙安县南六十五里。《括地志》 云: 西岸出茶,因名”。
北魏永安中置,属相州。治所在南和县(今河北南和县)。辖境相当今河北邢台、任县、南和等县市地。北齐废。北魏永安中析广平郡置,治南和县(今属河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邢台、南和、任县等市县。北齐省入广平郡。
商代方国。在今河北沙河市北。《国语·晋语一》:“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即此。商代方国。在今河北省沙河县西北。
唐乾元后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七塘张村。五代晋属諴州。南汉复属邕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乾元后(一作景云后)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东北。属邕州。北宋开宝五年(97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南一里。明置巡司于此。在湖南省津市市南部。面积68.6平方千米。人口1万。镇人民政府驻渡口,人口1390。为水路要津。1956年设渡口乡,1958年为渡口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棉
①又名敛山。在今江西南城县东。《明一统志》 卷53建昌府: 剑山 “在府城东八十里。高数百仞,延袤数十里”。②即今四川剑阁县北剑门山。《元和志》 卷33普安县: “石新妇东北一里,千人崖之南崖,绝壁高
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南十四里新安所。
①俗名尖山。在今江西南昌县 (莲塘镇) 东南。《方舆纪要》 卷84南昌府: 渐山“在府东南六十八里。耸如卓笔,南接近进贤县界”。②即今福建龙海市西南浙山。《方舆纪要》 卷99海澄县: 渐山 “在县 (
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百三十里。《水经·漻水注》:赐水“水源东出大紫山”。
金置,属丰州富民县。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
在今河北武强县南。《水经·浊漳水注》:漳水“又东径武强县北,又东北径武隧县故城南,白马河注之。水上承滹沱,东径乐乡县北、饶阳县南,又东南径武邑郡北而东入衡水,谓之交津口”。 《北史·广阳王深传》: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