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芦寨
南宋淳祐三年 (1243) 置,属连江县。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北黄岐半岛北端之北茭。
宋置,即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北北茭。属连江县。南宋淳祐时置武济水军于此,有水军千余人。元置有巡检司。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改名北茭镇。
南宋淳祐三年 (1243) 置,属连江县。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北黄岐半岛北端之北茭。
宋置,即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北北茭。属连江县。南宋淳祐时置武济水军于此,有水军千余人。元置有巡检司。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改名北茭镇。
即今四川资中县东沱江东岸苏家湾镇。民国《资中县续修资州志》卷2:“苏家乡旧名苏家湾。在县东二十五里。为水程要冲,商船络绎不绝。明有苏家寺。今废。”
一作乞湿泐巴失海子。即乞则里八寺海。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乌伦古湖。《元史·郭德海传》:德海“从先锋柘柏西征,渡乞则里八海”。即此。
清置,属蓟州。即今天津市蓟县东北三十五里马伸桥镇。为蓟县通往河北遵化县要道。在天津市蓟县东北部、邦喜公路南侧。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马伸桥,人口 1400。始建于唐,取名马伸店。
清置,属澄城县。即今陕西澄城县西北五十里冯原镇。在陕西省澄城县西北部。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冯原,人口 3120。镇以驻地名。清雍正年间已为冯原镇。1950年设冯原乡,1958
一名黄水。源出今湖南郴县南黄岑山,北流入耒水。《太平御览》 卷49引盛弘之 《荆州记》曰: “黄箱山一名黄岑山,在东南三十里。其山郴水所出。” 《明史· 地理志》 郴州: “东有郴水,发源黄岑山,流合
在今台湾省台南县北。源出县东北白河镇东,西南流至县西南学甲镇北入台湾海峡。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急水溪从大武笼山北,西过大排竹之南,又过下茄苳,经倒咯啯之北,西迤而与啯溪会同入于海。
即漠南。指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史记· 匈奴列传》: 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而还,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卫将军骠骑列传》: 元狩四年(前119),“大
即麻江宗。今西藏尼木县北麻江。清乾隆《卫藏通志》 卷12作 “麻尔江”。
俗称金莲花滩。在今河北沽源县西南七十里莲花滩。为金世宗纳凉避暑之地。《金史· 世宗纪》: 大定十二年 (1172),“如金莲川”。《金史·地理志》 桓州: “曷里浒东川,更名金莲川。” 《元史·河渠志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南新店市对岸,新店溪西岸山脚之下。水深而碧,故名。南岸岩壁凿有蹬道下至船泊处。还有1937年建铁索吊桥,长约200米,横跨潭面。西侧有碧潭幸福乐园等。下游碧潭大桥连接两岸,至新店市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