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莒县

莒县

①秦置,属琅邪郡。治所即今山东莒县。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置城阳国,以莒为都。东汉属琅邪国。三国魏属城阳郡。西晋为城阳郡治。南朝宋为东莞郡治。北齐属义塘郡。隋属琅邪郡。唐属密州。金为城阳州治,后为莒州治。元属益都路。明洪武初省入莒州。清属沂州府。1913年改为莒县,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改属琅玡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②东晋侨置,属南东莞侨郡。治所在今江苏武进县东南二十里。南齐后废。


在山东省东南部、沭河上游。属日照市。面积 1952.4 平方千米。人口110万。辖15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城阳镇。春秋为莒国都。秦置莒县,为琅邪郡治。《元和郡县志》:莒县“县治在莒国故城中”,莒县因莒国为名。西汉为城阳国都。东汉属琅邪国。西晋为城阳郡治。太康十年(289年)改属东莞郡。元康后为东莞郡治。北齐东莞郡并入东安郡。隋属琅邪郡。唐、宋属密州。金为莒州治。明初省莒县入莒州,属青州府。1913年复改莒县,属岱南道。1925年属琅邪道,1928年直属省。1946年属滨海行署区。1948年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同年莒沂县撤销,部分地划归莒县。1967年属临沂地区。1992年属日照市。地处沂蒙山区东缘和五莲山低山丘陵区南部,地势北高南低。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主产小麦、玉米、稻、甘薯;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芝麻、棉花、黄烟、药材等。土特产品有苹果、草柳制品、屏风、地毯、花生米等。矿产有煤、蛭石、石膏、重晶石、石灰石、水晶、石英、金、银、铜、铁等矿。有机械、建材、轻工、纺织、化工、食品、电子、发电、橡胶、服装等厂。主要公路有潍徐、石兖、莒新干线。纪念地有蟠龙山烈士陵园。名胜古迹有浮来山、玉皇山、马亓山、莒县故城、齐家庄汉墓群、东莞齐长城、陵阳河古遗址、刘勰故居等。


猜你喜欢

  • 谷旦镇

    俗讹作郭旦。在今河南孟县北十五里谷旦镇。唐曾置谷旦县于此。在河南省孟州市北部。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谷旦,人口 2540。唐武德三年(620年)为谷旦县治,不久废县为村,名谷

  • 刷金寺

    亦作刷经寺。即今四川红原县东南刷经寺镇。民国谢培筠 《川西边事辑览》 第八编: “由理番至刷金寺……共计三百里。” 1954年为四川省藏族自治区首府,1955年为阿坝藏族自治州首府,1958年自治州首

  • 北陈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即今河南扶沟县。旋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扶沟县(今属河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扶沟县一带。同年废。

  • 松林

    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漫水湾镇 (松林)。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 置松林土千户。村名。在吉林省珲春市区中南部。属杨泡满族乡。人口960。曾名石灰沟、太平川,1953年因重名改今名。南依中、俄界山神仙顶

  • 南县

    1913年改南洲厅置,属湖南湘江道。治所即今湖南南县。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北部洞庭湖畔。属益阳市。面积 1321 平方千米。人口73.6万。辖12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南洲镇。清咸丰年间湖

  • 文家场

    即今四川成都市西北文家乡。旧属温江县,民国《温江县志》卷1:文家场“在治东二十里东太平乡。原名安谷场,为后蜀御史文谷故里”。集镇名。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西部。文家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000。因五代

  • 九峰镇

    即今广东乐昌市北九峰镇。元、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福建省平和县西南部,扼九峰溪上游,与广东省相邻。面积211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门楼,人口260。以境内九峰山得名。原名河头。明正

  • 容江巴黄长官司

    南宋置,治所在今贵州从江县北。明初废入曹滴洞长官司。

  • 绛岩山

    又名赭山、丹山。即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里赤山。《新唐书·地理志》 句容县: “绛岩,故赤山,天宝中改名。” 《寰宇记》 卷90升州句容县:“绛岩山,《图经》 云: 在绛岩湖侧,山上有龙坑祠,即湖神也。

  • 尉迟川

    即今青海共和县东北倒淌河。《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 “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