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溪
即今四川荥经县南经河。《明一统志》 卷72雅州: 菩萨溪 “在荣经县南六十里。源自瓦屋山来,东注平羌江。傍有石佛像,因名”。
即今四川荥经县南经河。《明一统志》 卷72雅州: 菩萨溪 “在荣经县南六十里。源自瓦屋山来,东注平羌江。傍有石佛像,因名”。
清末分隆坝二族置,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南吉曲北。
西汉以后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有二义,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指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达到的地区,包括今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及非洲北部等地。西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府。
即今山西文水县东刘胡兰镇。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烈士就义于此。
一作那喇特卡伦。清乾隆年间置,即今新疆新源县东那拉提镇。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空格斯河“又西北流五十里径纳喇特卡伦北”。
1913年改中甸厅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中甸县。纳西语“中甸”意为酋长居住的地方,或饲养牦犏牛的地方。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7年为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旧县名。1913年置,治今云南省香
又作蒲县、蒲县、蒲停县。西魏置,属怀仁郡。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十五里。隋大业三年(607) 废入仁寿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四川省仁寿县南。属怀仁郡。隋大业初废。
又名拘苏摩补罗、波吒釐子城、婆吒梨子城、波罗利弗多罗、波罗利弗拓路、波罗利弗、波罗黎弗都卢、巴陵弗、巴邻、波罗黎、巴连弗、香花宫城及华氏城。在今印度东北恒河南岸巴特那。《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国》:
亦名魋山。又名圣女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北二十七里。《方舆纪要》 卷29徐州: 桓山 “下临泗水。桓魋葬于此,因名”。
在今新疆霍城县西。元刘郁《西使记》:阿里麻里城“又南有赤木儿城,居民多并、汾人”。
金置,属无棣县。在今山东庆云县西北。(1)古镇名。金置,在今山东省庆云县西北。《金史·地理志》:沧州无棣县有分水镇,即此。(2)今镇名。(1)在浙江省桐庐县西北部、分水江上游。面积134.4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