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绩墓
在今江苏句容县西石狮乡驻地南莘西北十里。萧绩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第四子,死于中大通元年(529)。墓前遗存石兽和石柱各一对。石兽凶猛健美。二石柱高6米余,柱础刻二龙衔珠图案,上立二十四道瓜棱形的神道石柱,瓜柱尽处上刻蟠螭图案,再上是石额,上刻 “梁故侍中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康简王之神道”,是六朝陵墓最大的石刻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江苏句容县西石狮乡驻地南莘西北十里。萧绩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第四子,死于中大通元年(529)。墓前遗存石兽和石柱各一对。石兽凶猛健美。二石柱高6米余,柱础刻二龙衔珠图案,上立二十四道瓜棱形的神道石柱,瓜柱尽处上刻蟠螭图案,再上是石额,上刻 “梁故侍中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康简王之神道”,是六朝陵墓最大的石刻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湖南津市市南。《舆地纪胜》 卷70澧州: 药山 “在澧阳县南八十里。昔多芍药,故名”。明 《寰宇通志》 卷57常德府: 药山 “唐僧惟俨道场。刺史李翱曾访之”。
即今陕西旬阳县西北赵湾镇。清光绪《洵阳县志》 卷4 《桥渡》: 城北一百二十里有赵家弯。
又称芒康宗。民国置,治所即今西藏芒康县。见“芒康宗”。
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卫辉市 (旧汲县) 东北。《水经·清水注》: 仓水 “俗谓之雹水,东南历坶野。自朝歌以南,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据皋跨泽,悉姆野矣”。又引 《竹书纪年》 曰: “周武王率西夷诸
即今广西钟山县东南西湾镇。清雍正《广西通志》卷20:富川县南“羊头塘十里至西湾塘与贺县交界”。
亦作归来州。北宋熙宁七年(1074)置羁縻州,属泸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宋史·林广传》:元丰间,讨乞弟“得其种落三万,进次归徕州”。后废。
即今云南思茅市。版纳勐拉、勐往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 置,属汀州。治所即今福建龙岩市。天宝元年(742)改名龙岩县。古县名。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治今福建省龙岩市。属汀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龙岩县。
即昌谷。今河南洛宁县东北、宜阳县西之连昌河。《水经·洛水注》: “又东有昌涧水注之。水出西北宜阳山,……南注于洛。”
即今四川巫山县东南长江南岸培石乡。清道光 《夔州府志》 卷12: 培石镇 “在县东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