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羊子山。在今湖北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房县“白山”条下:“杨子山在县北百里,亦峻险。”《清一统志·郧阳府》:杨子山“在房县西南(北)一百二十里。筑水所出”。
在今黑龙江省青冈、望奎、庆安、铁力一带。《元史·兵志三》: 浦峪路屯田万户府 “ (至元)三十年, 命本府万户和鲁古䚟领其事, 仍于茶剌罕、剌怜等处立屯”。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北石井镇。社址布局为三路三进的祠堂式建筑。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三元里平英团抗英斗争胜利后,次年把升平社学改组为联合附近各乡共同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武装组织。1959年重修旧址。祠
即白龙堆。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敦煌间。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巴塘县。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巴塘, 西番语。巴、乳牛也。地为广甸,多牛群孳乳处,故名。”另据1986年版《巴塘县地名录》云:“巴塘”藏语意为
一名金口。在今湖北武昌县西金口镇。为涂水入江之口。《水经·江水注》: 咸和中置汝南郡,“治于涂口”。即此。
即噶达。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 (街村)。清果亲王允礼 《西藏日记》: “泰宁,番名格达。雍正八年迁达赖喇嘛居此,赐今名。”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信义礁西约25海里。为环礁,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4.6公里。高潮时淹没,低潮时露出。1935年公布名称为亚利斯亚安尼礁。1947年改名仙娥礁。
唐先天元年 (712) 改唐隆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51崇庆州: “唐曰唐安,以获安唐室也。” 至德二年 (757) 改为唐兴县。古县名。(1)唐先
南齐侨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