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舍城
又称图城。 唐南诏置。 南诏最早的都城,后为蒙舍赕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图城遗址。
在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唐初为蒙舍诏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细奴逻建大蒙政权,以此为都城。天宝七载(748年),南诏王阁逻凤弟诚节受唐敕封为蒙舍州刺史,居于此。
又称图城。 唐南诏置。 南诏最早的都城,后为蒙舍赕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图城遗址。
在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唐初为蒙舍诏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细奴逻建大蒙政权,以此为都城。天宝七载(748年),南诏王阁逻凤弟诚节受唐敕封为蒙舍州刺史,居于此。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牙里不藏思八万户。藏文史籍《汉藏史集》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牙里不藏思八(雅桑)为乌思地区(前藏)六个万
①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 卷3: 桶盘屿 “屿上一石大三丈余,周围皆圆如桶盘,故名”。②在今台湾省基隆市基隆港东岸北侧。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2: 桶盘屿 “在鸡笼
即今安徽阜阳市东三十五里插花镇。清置铺。
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上窑镇。《梁书·武帝纪》: 普通五年 (524) 十月,定远将军曹世宗伐魏,“克秦墟”。即此。在今安徽省淮南市东上窑镇。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年),曹世宗进攻北魏,克秦墟,即此。
元代西藏地名。《汉藏史集》 (藏文版) 载:元朝设宣政院,在乌思 (即前藏) 置驿站七个,索克为其中之一,在今西藏那曲地区索县境。见“索县(2)”。
一名藏云山。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二十五里,北接马鞍山市界之十里长山。《新唐书·地理志》 当涂县: “有神武山。”
即罗罗斯宣慰司。治所在建昌路 (今四川西昌市)。《元史·地理志》 建昌路: “至元十二年,析其地置总管府五、州二十三,建昌其一路也,设罗罗宣慰司以总之。”
北宋置,属德顺军。即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屯家堡。
亦名锦官城。即今四川成都市别名。北宋孙光宪 《北梦琐言》 逸文卷2: 王建攻围成都三年未下,建激厉士气: “尝以美言啖之曰: 西川号为锦花城,一旦攻克,玉帛子女,恣我儿辈快活也。”
在今广东澄海市东南。《清一统志·潮州府》 “莱芜山”条:“小莱芜在(澄海)县东南十里。一名留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