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虹桥镇

虹桥镇

①亦作红桥镇。即今江苏邗江县东南四十里红桥镇。民国 《江都县续志》 卷1: 虹桥镇 “在县城东南,桥跨扬子桥闸下引河,下游东与佛感洲相接”。

②民国时置,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二十六里虹桥镇。


(1)在河北省玉田县中北部。面积55.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虹桥,人口4230。古名洪桥,因桥得名,后因桥形似虹改今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蔬菜。有羊毛衫、水磨石、手提包、地毯等厂。玉石公路经此。(2)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北部。面积12.5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虹桥,人口3700。传蒲汇塘上昔建有桥,夏雨后,跨桥可见西天彩虹,故名。明成集镇。清代及民国为虹桥市、虹桥镇。1950年改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3年置镇。今镇境大多已辟为居住区。有服装、丝绸、塑料等厂。虹梅路、吴中路经此。(3)在浙江省乐清市中部。古称新市。面积56.7平方千米。人口8.8万。镇人民政府驻虹桥,人口5.3万。相传南宋名臣王十朋,运漳州赤石建新市桥,因桥石赭红,宛如彩虹渡波,取名虹桥。镇以桥名。南宋前设新市驿,明洪武初设新市铺。清宣统元年(1909年)称虹桥镇,1961年改为公社,1980年复置镇。1992年瑶岙、南阳、东联乡并入。境内大部为水网平原,小部为丘陵地。产稻、小麦、油菜籽。特产枇杷、桃。为省工业、商贸重镇。有食品、机械、电子、电器等厂。杭温公路经此。河运便利。古迹有白龙山石构建筑群、红巾军起义遗址、寿宁堡、宋代碗窑址、朱质庵墓等。(4)在湖南省平江县东北部。面积183.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虹桥,人口1150。明隆庆《岳州府志》载,成化年间于此建虹桥,镇以桥得名。1952年置虹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1995年长庆、天岳二乡并入。主产稻,并产木材、药材、生姜、茶叶。特产金花豆。有建材、食品加工、长石粉、竹木制品、农机修配等厂。有公路通县城。土地革命时期为重要革命根据地。附近有革命烈士墓和烈士纪念塔。


猜你喜欢

  • 洎山

    在今江西德兴市东。《清 一统志· 饶州府一》: 洎山 “在德兴县东八十里。洎水发源于此”。

  • 浪石镇

    北宋置,属临桂县。即今广西阳朔县北漓江东岸浪石。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北朗石。北宋属临桂县。

  • 邱南县

    1943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安邱县西南部析置,治雹泉(今山东安丘市西南雹泉镇)。1953年撤销,并入安丘县。

  • 深袅山

    在今浙江浦江县西五十里。《元丰九域志》卷5: 婺州浦江县 “有深袅山”。《方舆纪要》 卷93金华府浦江县: 深袅山 “重峦复嶂,峭拔千仞,溪流清澈,即浦阳江之源也”。

  • 沙井总管府

    元置,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治所在沙井县(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红格尔苏木西南古城)。明初废。

  • 新汲县

    西汉神爵三年 (前59) 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二十里汲下村。《汉书·地理志》 注引阚骃云: “以河内有汲,故加新也。” 东魏属许昌郡。隋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洧州。贞观元

  • 山斋等处长官司

    元置,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

  • 永平千户所

    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属永昌卫。治所即今云南永平县。清康熙七年(1668)废。

  • 始宁县

    ①东汉永建四年 (129) 分上虞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嵊县北三十八里三界镇。东晋时迁治今浙江上虞市南五十里曹娥江东岸。隋开皇九年 (589) 废。②南朝梁普通六年 (525) 置,为遂宁郡治。

  • 畅春园

    在今北京市西北海淀。明为武清侯李伟所建清华园,清康熙年间改建为畅春园。因位于圆明园南,亦名前园。《日下旧闻考》 卷76引 《圣祖仁皇帝御制畅春园记》: “都城西直门外十二里曰海淀, 淀有南有北。 自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