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丛城
即瞿上城。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十八里黄甲乡境与新津县交界之牧马山蚕丛祠九道拐一带。明天启 《成都府志》 卷3: 蚕丛城在 “双流县东十八里”。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49双流县: “瞿上城在县南十八里。……按瞿上城即蚕丛城也。” (按 《府志》 东当为南之误)。
即瞿上城。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十八里黄甲乡境与新津县交界之牧马山蚕丛祠九道拐一带。明天启 《成都府志》 卷3: 蚕丛城在 “双流县东十八里”。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49双流县: “瞿上城在县南十八里。……按瞿上城即蚕丛城也。” (按 《府志》 东当为南之误)。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石武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大业三年 (607)废。
在今山东聊城市城东门外运河西岸。《方舆纪要》 卷34谓 “为往来孔道,置水马驿于此”。
1928年置,属黑龙江省黑河道。治所在倭西们 (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鸥浦乡鸥浦村)。次年升为鸥浦县。1929年1月由呼玛县析置,治倭西们(今黑龙江呼玛县鸥浦)。同年11月升为县。
即战坪墟。今江西临川市西二十一里展屏乡。
即今福建福清市南七十里江阴镇。产海盐。清时设盐课大使。民国初年,闽盐设局专买,裁场官,设江阴办事处于江阴管理之。
明筑,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南。《清一统志·肃州》: 金塔寺堡 “在州东北一百里,即明金塔寺城也”。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附近,遗址在陇海铁路两旁,为两个夯土圆丘。丘前原有德浩法师等所立的石碑,上书 “东汉释道焚经台” 七字。现石碑已迁移于白马寺内下僧院中。关于焚经台的传说大意是: 永平十四年 (7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南四十里王望村。地节四年(前66)封胶东戴王子光为乐望侯国于此。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南。属北海郡。东汉废。
南朝宋元嘉九年(432)置,属新城郡。治所在今四川中江县西北二十里。南朝梁属伍城郡。北周明帝时废入伍城县。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年)置,治今四川省中江县西北。齐属广汉郡。北周明帝初废。
1914年改西宁县置,属广东粤海道。治所在今广东郁南县东南建城镇。以在西江 (郁水) 之南为名。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0年移治都城镇 (今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