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观音洞

观音洞

①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西南部。雍正《浙江通志》卷14引吴莱《甬东山水古迹记》:“自梅岑山东行西折为观音洞,洞瞰海外,巉中裂,大石壁紫黑,旁��而两岐,乱石如断圭,积伏蟠结,昼夜作鱼龙啸吼声。”

②在今江西瑞昌市。清同治《九江府志》卷4瑞昌县:观音洞“有二,一在县北十里,一在县南三十里”。

③在今贵州贵阳市。前口近贵阳,后口通都匀。洞深邃。清陈鼎《黔游记》:“初数里甚宏敞,愈入愈窄,止可容一身,若是者十余里,乃后愈窄,侧身以行者三里。三里之外则可驰五马驾高轩矣。中有楼台殿阁、人物花鸟之景, 皆碧乳融成者也。至七十里,举炬四照则无涯矣。因循石壁以行,壁之畔有泉一泓,甘香如醴。泉之畔有铜釜一,可容十升。壁上有题句云:隆庆三年钱唐方绍宗于此煮泉。”

④在今贵州黔西县西南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乡锦山村。观音洞遗址系1964年开始发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现的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50~60万年。观音洞中文化层的堆积厚达8米,出土的打制石器总数在七千件以上,其中刮削器占80%,砍砸石器不到6%,只几件石锥和雕刻器。还出土猩猩上臼齿、东方剑齿象、乳齿象、犀牛等哺乳动物化石二十余种。由于这个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它的鲜明特点,又经比较充分的发掘和研究, 已经有人定名为“观音洞文化”。


猜你喜欢

  • 平阳州

    元元贞元年(1295)改平阳县置,属温州路。治所即今浙江平阳县。明洪武二年(1369)复名平阳县。元元贞初升平阳县置,治今浙江省平阳县。属温州路。为散州,不辖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 喜鹊营

    在今湖南吉首市北四十里。《清一统志·乾州厅》: 喜鹊营 “在厅北。与永顺府保靖县接界。有把总驻守。嘉庆二年移乾州城汛守备驻此”。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 谓明时“边墙加筑至此,极为要隘”。

  • 十八盘岭

    ①在今北京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十八盘岭“在府西北八十里,其山萦曲十有八折”。故名。②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六十里。《清一统志·保定府二》:十八盘岭“为云中要路。高峻插天,不能直上,盘延曲折而过

  • 思平县

    三国吴置,属高凉郡。治所在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南朝宋为高凉郡治,南齐改为齐安县。

  • 高天砦

    在今广西鹿寨县南。《方舆纪要》 卷109洛容县: 高天砦 “在县东。自砦而东百二十里至平乐府修仁县。旧为盗贼出没处”。

  • 壶芦岛

    即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南辽东湾边葫芦岛。《清一统志·锦州府一》: 壶芦岛 “在锦县西南九十里。又有小壶芦岛在县西南六十里”。

  • 高昌县

    ①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西南五里。东汉省。《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北径高昌县故城西。案 《地理志》 千乘郡有高昌县,汉宣帝地节四年封董忠为侯国。”②东汉兴平元年 (194) 以庐陵

  • 夷望山

    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沅江中水心崖。《水经·沅水注》:“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险四绝。昔有蛮民避寇居之,故谓之夷望也。”

  • 智勇山

    在今云南易门县城北。《清一统志·云南府》: 智勇山 “在易门县治北。土人名娘当山。《滇志》: 旧名戈晟智桶山”。

  • 任桥

    即今安徽固镇县西北二十六里任桥镇。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图》:固镇西北有任桥。集镇名。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部。属郭溪镇。人口 2300。村有清建任桥,故名。为皮鞋专业村,产中低档皮鞋为主,并有喷光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