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渎亭
在今河北安国市东北九里。《水经·滱水注》: 滱水 “历 (安国) 县东,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南,流径解渎亭南。汉顺帝阳嘉元年,封河间孝王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孙宏即灵帝也”。
在今河北安国市东北九里。《水经·滱水注》: 滱水 “历 (安国) 县东,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南,流径解渎亭南。汉顺帝阳嘉元年,封河间孝王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孙宏即灵帝也”。
秦亡后,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领三川郡。辖境相当今河南北部北汝河上游及卢氏以东中牟、原阳以西伊、洛流域。汉高帝二年 (前205) 改为河南郡。秦亡后项羽封申阳置,都洛
在今贵州石阡县城南。《方舆纪要》 卷122石阡府: 登沙塘 “在石阡司治南。居民筑堤遏水以避旱”。
金沿袭宋制,分境内为若干路。大定末共分中都、上京、咸平、东京、北京、临潢、西京、南京、河北东、河北西、山东东、山东西、大名府、河东南、河东北、京兆府、凤翔、鄜延、庆原、临洮二十路。章宗时并临潢路入北京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曹江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卷2: “县治北十八里曹江墟。”
即今陕西绥德县东南界首。1939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河防县治此。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南茅坪村。《元和志》 卷30麻阳县: “苞茅山,产茅,有刺而三脊。” 《方舆纪要》 卷81麻阳县 “龙门山” 条下: “又苞茅山,在县东九十里。产茅三脊,可以缩酒。相传楚贡苞茅
即施水。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南。
亦称滇滩关。在今云南腾冲县北一百一十里,现滇滩铁厂处。明、清为腾越九隘之一。《清一统志·腾越直隶厅》: 滇滩关,“明宣德五年,茶山长官司奏置巡司于滇滩,今裁”。
一名起龙山。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南。《汉书·地理志》 南郡高成县: “洈山,洈水所出。” 《清一统志·荆州府一》: 起龙山 “在松滋县西南八十里。古名洈山,山腰有轿儿岩,山有田宜稻,旁有池曰黑龙,资以灌溉
即翼针县城。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叠溪古城。《旧唐书·地理志》:“隋改为翼针县,治七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