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斜阶水。即今广东始兴县南之墨江、清化水。《水经·溱水注》:东江“又西,邪阶水注之。水出县东南邪阶山。水有别源,曰巢头,重岭衿泷,湍奔相属,祖源双注,合为一川……又西北注于东江”。
北宋淳化元年 (990) 建,在今广东广州市北白云山麓。唐李群玉有 《登蒲涧寺后二岩》 诗;北宋苏轼有 《广州蒲涧寺》 诗。在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滴水岩。今毁。北宋苏轼有《广州蒲涧寺》诗。
在今河南确山县西竹沟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原地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1932年在此成立鄂豫边区工委、特委。1935年合并为鄂豫边区省委。1938年11月—1939年11月为中共中
在今贵州开阳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 南望山 “崇峰大箐,岚气昼冥,人迹罕至,为郡之镇”。又称南山。在贵州省息烽县中部,西与西望山相峙。主峰南极顶,海拔 1749.6 米。山腰有石灰岩
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96仙游县:石所山“高数千仞,盘踞百余里。何岩居群峰之上,而此山又居其上。巅有乌头岩,石黟黑,浮海者望以为的”。
即今甘肃礼县西南一百里,与宕昌县接界之岷峨山。《明史·地理志》 礼县: “西南有岷峨山,岷江出焉。” 《清一统志 ·秦州一》: 岷峨山 “高耸如岷峨,因名”。
1945年改牟海县置,属山东省。治所在夏村(今山东乳山市)。1993年改设乳山市。旧县名。1945年改牟海县置,治今山东省乳山市夏村镇。1993年撤销,改设乳山市。
即元代之巴达哈伤。在今阿富汗东北境之巴达克山。《明史·西域传》:八答黑商“在俺都淮东北。城周十余里。……永乐六年命内官把太、李达赐其酋敕书彩币,并及哈实哈儿、葛忒郎诸部,谕以往来通商之意,皆奉命”。清
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北三十里丰山之西。唐宪宗景陵在此。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南。《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 “泉洞在司西七里。崖壁千仞,瀑泉飞泻,下成溪河,以艇从旁入,洞广容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