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豆田

豆田

在今河南洛阳汉魏故城东。《资治通鉴》:西晋太安二年(303)九月,“丁亥,帝幸偃师;辛卯,舍于豆田”。胡三省注:“据《晋书·五行志》:洛阳城东有豆田壁。”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魏洛阳故城东。《资治通鉴》:西晋太安二年(303年),成都王颖兵至洛阳,帝东走偃师,“舍于豆田”,即此。


猜你喜欢

  • 渌水

    ①湘江支流。源出今江西萍乡市境,经湖南醴陵市,于株洲县渌口镇入湘江。《水经·漉水注》:“ (醴陵) 县南临渌水,水东出安城乡翁陵山。余谓漉、渌声相近,后人藉便以渌为称。” 《方舆纪要》 卷80醴陵县:

  • 登州营

    在今山东蓬莱市北丹崖山北。即新开海口。《方舆纪要》 卷36蓬莱县: 登州营 “宋庆历三年,郡守郭志高奏置刀鱼巡检,水兵三百戍沙门岛,备御契丹,仲夏居鼍矶岛,以备不虞,秋冬还南岸。相传此即刀鱼船所泊。洪

  • 凯过河

    亦作凯歌河。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 (秀山河)。《方舆纪要》 卷73邑梅洞长官司: 凯过河在 “司西北二十里。源自乌罗三洋溪流出,会买赛河,东入辰州大江。旁有凯子砦,行者于此过渡”。

  • 永平路

    元大德四年(1300)改平滦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明洪武初改为平滦府。元大德四年(1300年)改平滦路置,治卢龙县(今属河北)。辖境相当今

  • 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费县南。《春秋》:襄公十二年(前561),“莒人伐我东鄙,围台”。杜注:“琅邪费县南有台亭。”《续汉书·郡国志》:泰山郡费侯国“有台亭”。(1)即“邰”。(2)台湾省的简称。

  • 杨村堰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罗江县:“北十四里有杨村堰,引折脚堰水溉田,贞元二十一年,令韦德筑。”

  • 东庐山

    亦名庐山。即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二十里东庐山。《寰宇记》卷90引山谦之《丹阳记》云:“溧水县西八十里有庐山,与丹阳分岭。俗传严子陵结庐于此。或云山形似庐舍,因以为名。”《舆地纪胜》卷17谓之东庐山。即江苏

  • 中公旗

    即内蒙古乌拉特中旗。

  • 杉木河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府偏桥司:杉木河“在司北。出黄平州湄潭县界,流入境,又东南入镇阳江”。

  • 西湖村

    在今湖北黄陂县西。《舆地纪胜》卷77德安府:西湖村“离孝感县九十里。俗传本朝太祖潜龙日,尝因渴索酒,饮村姥家,姥持酒以进,言‘榷禁甚严,此私酿,幸密之’。与金,不受。太祖贵时,宥西湖村酒禁,至今置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