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越州

越州

①南朝宋泰始七年 (471) 置,治所在临漳郡 (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东)。南齐辖境相当今广东茂名、电白以西,广西容县、灵山以南,合浦以东地区及海南省。南朝梁移治合浦县 (今浦北县南旧州村)。隋大业初改为禄州,寻改合州。唐武德五年 (622) 改合浦郡为越州,贞观八年 (634) 改为廉州。

②隋大业元年 (605) 改吴州置,治所在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 (浦江县除外)、曹娥江、甬江流域。大业三年 (607) 改为会稽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改越州,天宝、至德间又改会稽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越州。南宋绍兴元年 (1131) 改绍兴府。

③元至元十二年 (1275) 于普么部地置,属曲靖路。治所在今云南曲靖市南四十五里越州镇。《明一统志》 卷87曲靖军民府: 废越州 “本唐悦州,……元置千户所,改越州”。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越州卫。


(1)南朝宋泰始七年(471)置,治临漳县(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旧州东)。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灵山以南,合浦以东,广东省茂名市以西及雷州半岛地。隋大业初改名禄州、合州。后又改为合浦郡。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合浦郡为越州,辖境仅有广西合浦、浦北等县地。贞观八年(634年)又改为廉州。(2)隋大业元年(605年)改吴州置,治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区约今浙江省浦阳江(义乌除外)、曹娥江流域及余姚市地。大业二年(606年)为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越州,天宝元年(742年)又为会稽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越州。为浙江东道节度使治。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升为绍兴府。(3)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治今云南省曲靖市南越州镇。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越州卫。


猜你喜欢

  • 石塍溪

    即高山溪。今福建平和县东之花山溪。唐杜佑《通典》卷182漳浦郡:“西北到石塍溪一百五十里。”

  • 长山县

    ①东汉初平三年(192)分乌伤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金华市。以山得名。三国吴宝鼎元年(266)为东阳郡治。南朝陈为金华郡治。隋开皇九年(589)改名吴宁县。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武强县置,属

  • 怀远所

    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属宁朔卫。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永兴乡。乾隆十五年十二月(1751年1月)改置宁远厅。

  • 打牲乌拉城

    又作布特哈乌拉,简称乌拉。在今吉林永吉县北乌拉街满族镇西北。旧城临松花江,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为防水患,于旧城东改建新城,即今乌拉街满族镇。清初置打牲乌拉总管于此,乾隆五年(1740)复添设协领

  • 四口关

    在今山东茌平县南。《元和志》卷10齐州长清县:废四口关“在县西南五十里。后魏置,武德九年废”。《清一统志·济南府二》 载:四口关“盖即古四渎津之口也”。隋置,在今山东省茌平县南。即古四渎口也。自河入济

  • 英氏

    即英。在今安徽金寨县东南。即“英”。

  • 皇川

    在今山西夏县东南。《寰宇记》 卷6夏县:“皇川在县东南五十五里中条山内,耆旧相传夏后离宫避暑之所。”

  • 桃源县

    ①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升桃林场置,属泉州。治所即今福建永春县。闽永隆四年 (后晋天福七年,942) 改名永春县。②北宋乾德元年 (963) 分武陵县置,属朗州。治所即今湖南桃源县。

  • 六甲墟

    即今广西河池市西北六甲镇。《东方杂志》1905年第5期:陆荣廷镇压人民起义, 义军走“河池属六甲、岜崙,陆荣廷率荣军渡江截剿”。即此。

  • 云中府

    北宋宣和四年(1122)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寻入于金,乃废。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拟改辽大同府预置,治今山西大同市。为云中府路治所。为宋、金联合攻辽盟约中预定归还宋人之地。宣和六年(11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