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故关
在今山东惠民县西南四十里。《元和志》卷17厌次县: 通海故关 “在县西南四十里”。
在今山东惠民县西南四十里。《元和志》卷17厌次县: 通海故关 “在县西南四十里”。
在今四川广安县西。《方舆纪要》卷68广安州:子仙山“在州西二十五里。山高秀,即秀屏山来脉也。《志》云:汉车骑将军冯绲之子得仙于此,因名。一名望子山”。
隋大业六年 (610) 置,治所在宁远县(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南岛南部地。唐武德五年 (622) 改为振州。隋大业六年(610年)置,治宁远县(今海南三亚市西北崖城镇)。辖今
一名泎水。即今陕西镇安县东乾祐河。《清一统志· 商州》 “柞水” 条引 《县志》: 乾祐河“在 (镇安) 县东三里,即泎水也。源出咸宁县秦岭,至旧县关入县境,又南至洵阳之两河关,合洵河”。
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阿富汗东北巴达克山一带。《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达哈伤”。
在今福建连城县东。《方舆纪要》卷98连城县:“石门岩在县东七里。两石相峙,壁立万仞。”
明洪武九年 (1376) 置,属任丘县。即今河北任丘市北三十里鄚州镇。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莫亭县置,在今河北省任丘市北鄚州镇。
隋大业初以清邑县改名,属武阳郡。治所即今山东莘县。唐武德五年 (622) 为莘州治。贞观六年 (627) 属魏州。宋属大名府。元属东昌路。明属东昌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
①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建,在今山东泰安市东。《汉书·武帝纪六》: “秋,作明堂于泰山下。”②帝王宣明政教、祭祀祖先神灵的建筑。《三辅黄图》 卷5:“周明堂,明堂所以正四时,出教化,天子布政之宫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黑水厅置,为黑龙江省治。治所在齐齐哈尔(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龙江、富裕、林甸、依安、甘南等市县地。1913年降为龙江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
元致和元年(1328)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后废为安隆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