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邛水县

邛水县

北宋政和八年(1118)置,属思州。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南。宣和四年(1122)废。南宋绍兴二年(1132)复置,元改定安县。后复名邛水县。明洪武五年(1372)改置邛水长官司。1913年复置邛水县,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26年改名灵山县。1928年改名三穗县。


(1)古县名。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置,治今贵州省三穗县西南。属思州。宣和四年(1122年)废为堡。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复置。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为安定县,二十年复为邛水县。属思州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为邛水十五洞长官司。(2)旧县名。1913年由镇远县属邛水县丞所辖地方析置,治八弓镇(今贵州三穗县八弓镇)。1926年更名灵山县。


猜你喜欢

  • 静州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东二里静州村。《方舆纪要》 卷67静州长官司: “正德间,与岳蓬为乱,攻茂城,断水道,城中大困,既而克平之。所辖法虎、桃沟等八寨。州南北定门至关子

  • 杀金平

    又名杀金岭。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一百十里。《宋史·吴玠传》:南宋绍兴四年(1134),金人攻仙人关,“玠又谓其地去蜀远,命璘弃之,经营仙人关右杀金平”。

  • 韶明县

    唐置,属羁縻充州。治所在今贵州余庆县西北。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贵州省余庆县西北。属充州。后废。

  • 真仙岩

    即灵岩山。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舆地纪胜》 卷114融州: 真仙岩 “在州南五里。洞高二十丈。仰视高远,清白错杂,灵寿溪贯串中出,玲珑清响,有环佩声。中有白石,高四五丈,巍然一天尊像,道服冠髯

  • 苫山

    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清光绪 《山东通志》卷23: 苫山 “在县 (按指东阿县旧治,今平阴县西南东阿镇) 西二十里。平地一丘,状如旋螺。旁为雨山,又西为关山”。山下有苫山村。

  • 六店湾

    又作六吊湾。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南三十里角钓湾。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娄县西南有“六店湾”。

  • 僧楼镇

    即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僧楼乡。《清一统志·绛州》 “方平镇” 条下: 僧楼镇 “在县东北”。在山西省河津市东北部,北依吕梁山,西靠209国道。面积75.2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僧楼,人口1.

  • 文教市

    即今海南文昌县东五十三里文教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文昌县图:东有文教市。

  • 酒泉

    ①春秋周邑。《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 (前673),“王与之酒泉”。今地不详。顾栋高 《春秋大事表》 以今陕西省大荔县之酒泉庄当之,不确。江永《春秋地理考实》 认为: “周既东迁,关中之地非周有,此酒

  • 小剑山

    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南距大剑山三十里。为剑阁道至险地段。唐徐坚《初学记》卷8引《华阳国志》:“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即古剑阁道”,以通蜀汉。《旧唐书·地理志》 剑门县:大剑山“其北三十里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