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镇(县级)
1947年晋察冀边区改邢台市置,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城区。1953年复置邢台市。
1947年晋察冀边区改邢台市置,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城区。1953年复置邢台市。
即今四川南部永宁河。《寰宇记》卷88泸州江安县:“纳溪水源从牂柯生僚界流来,入汶江。”《舆地纪胜》卷153泸州:纳溪水“源出阿永蕃部至江门砦……东入纳溪砦, 以合于大江”。《方舆纪要》卷72纳溪县:纳
在今湖南郴州市南一里。明《寰宇通志》卷60郴州:文明山“上有塔,又有亭,名曰第一江山”。
在今山西吉县西北。《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高祖山 “在吉州西三十里。峰峦奇秀。其上旧有汉高祖庙,因名”。
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六十里窝洛沽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4玉田县图: 南有窝洛沽镇。民国时期与鸦红桥、林南仓为县中三大镇。
金正大三年(1226)升米脂寨置,属绥德州。治所即今陕西米脂县。明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在此起义。后曾改米脂县为天保县。清复为米脂县。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7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北部。属榆林市。
又名七里濑、七里滩。指今浙江省钱塘江自建德市东乌石滩至桐庐县南泷口的七里泷峡谷,长22公里。《水经·渐江水注》:“自(桐庐)县至于于潜,凡十有六濑,第二是严陵濑,濑带山,山下有一石室,汉光武帝时严子陵
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明于此置东山巡司。(1)北宋咸平二年(999年)置,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古城镇。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县。(2)在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南东山镇东山。明代与上
西汉置,属南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汉书·地理志》 夷陵县颜师古注:“应劭曰,夷山在西北。”故名。东汉建安十四年(209)为宜都郡治。三国吴改为西陵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复
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北。《金史·地理志》:宜川县有库利山。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为避南宋光宗赵惇讳,青墩镇省称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