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邹平县

邹平县

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旧口。西晋永嘉后省。隋开皇十八年(598)复置,属齐州。大业初属齐郡。唐属淄州。北宋景德元年(1004)移治济阳城(今邹平县北孙镇),金移治今邹平县。元属济南路。明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在山东省中部偏北,北濒黄河。属滨州市。面积 1251 平方千米。人口70.2万。辖13镇、1乡。县人民政府驻邹平镇。古为邹侯国。西汉置邹平县(治今孙镇),《郡县释名》山东卷上:“汉置邹平县,从侯国名也。”属济南郡。南朝宋废邹平县。隋开皇三年(583年)移平原县于邹平故县。十八年改平原县为邹平县,又改武强县为长山县,均属齐州,后属齐郡。唐属淄州。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移治济阳废县。宣和七年(1125年)邹平县徙今治。元属济南路。明、清同属济南府。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更名为济南道),1928年直属省。1939年抗日民主政权合并邹平、长山两县置邹长县。1940年复置长山县(又称南邹长县)、邹平县(又称北邹长县),均属清河行政区清西专区。此后属渤海行政区第六专区(1944年)、第三专区(1945年)。1949年属清河专区。1953年属惠民专区。1956年长山县并入,1958年齐东县并入。1967年属惠民地区。1992年属滨州地区。2000年地区撤销,属滨州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北平原衔接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主产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甘薯、大豆、棉花、花生、芝麻、红麻、药材、蔬菜、瓜类,为全国粮棉生产基地县。张高水杏、北园葡萄、茶棚山药、李城西瓜、石河花卉有名。土特产有柿子、山楂、苹果、鸭梨、香椿及山药等。有金、银、钼、河沙、铜、高岭土、麦饭石、耐火土等矿及矿泉水。有纺织、酿酒、饮料、有色金属、机械、建材、化工、食品、制药、印刷、服装、电子、冶金、陶瓷等工业。济青高速公路和莱兰、庆淄、章索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文化鲍家遗址、雕窝峪隋末王薄农民起义遗址、大省春秋古墓群和范公祠、范公洞、伏生祠、醴泉寺、唐李庵等。纪念地有烈士陵园和1937年黑铁山起义策源地长山中学、1939年中共邹长中心县委和邹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纪念地等。


猜你喜欢

  • 纳商城

    即乃沙不耳。今伊朗东北部内沙布尔。元刘郁《西使记》:“又过纳商城。草皆苜蓿,藩篱以柏。”

  • 上埠镇

    即今江西萍乡市东南上埠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萍乡县东南“紫家坑又十里至上埠”。在江西省芦溪县西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上埠,人口1.2万。驻地因地势较高,历为萍乡东南

  • 延安市

    1937年析延安县置,属陕甘宁边区。治所即今陕西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首府驻地。1949年2月撤销,并入延安县。1972年复置延安市。在陕西省北部、延河中游。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3556 平

  • 都恩县

    唐置,属羁縻归思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北宋庆历时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思里堡北。属桂州所领羁縻思顺州。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废。

  • 清平关

    ①北宋元符二年 (1099) 于之字平筑关,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西北六十五里。金废。②在今四川高县东北。《明史· 四川土司二》:洪武六年 (1373),成都卫指挥袁洪讨筠连州滕大寨蛮编张,“引兵至叙州

  • 大七

    即今浙江嵊泗县西北海中大戢山。明《郑和航海图》作“大七”。

  • 惠农县

    1942年析平罗县置,属宁夏省。治所在宝丰 (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宝丰镇)。以惠农渠为名。1954年迁治黄渠桥 (今平罗县东北黄渠桥镇)。1960年撤销,并入石嘴山市和平罗县。1987年由石嘴山市郊区复置

  • 虞乡县

    北周保定元年 (561) 改绥化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北二十里古城村。隋大业九年 (613) 移治今山西运城市西南三十五里解州。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解县,另置虞乡县于今永济市东三

  • 思笼县

    唐乾元间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隆安县南。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宣化县。古县名。唐乾元后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南,属邕州。北宋作思龙,开宝五年(972年)废入如和县。

  • 东莲子湖

    即今辽宁盘山县东北东莲花泡。明《辽东志》卷3:镇武堡“莲子湖东空”。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