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村镇
即今河北泊头市西北郝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交河县图: 北有郝村镇。
在河北省泊头市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郝村,人口 1250。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郝姓迁此建村,故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有铸造、木器、面粉、量具等厂。交桑、交张公路经此。
即今河北泊头市西北郝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交河县图: 北有郝村镇。
在河北省泊头市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郝村,人口 1250。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郝姓迁此建村,故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有铸造、木器、面粉、量具等厂。交桑、交张公路经此。
清康熙三年(1664)升辽阳县置,属奉天府。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1914年复降为县。清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升辽阳县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属奉天府。1913年复降为县。
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汉书·地理志》 注引应劭曰:“其国斥卤,故曰斥章。”东汉属巨鹿郡。西晋称斥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南。因漳水流经县北,其地斥卤,故名。属广平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为庆州治。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元和志》卷3顺化县:合水县“在马领、白马二水口, 因以为名”。大业三年(607)为弘化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庆州治。六年(623)改
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之峨溪河,为漳河支流。《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上莪桥河“在县南。源出浮丘山,接县东之苧田港,又西接苍龙州,下流注于江”。
在今河南安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49安阳县:尾尖寨“地当冲要,径路险隘,昔因置寨于此,以扼相、魏之郊。明朝建文三年燕兵占大名,南军据尾尖寨,梗燕饷道。燕遣兵从间道击破之”。在今河南省安阳市东北。地当
在今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东南三十八里。《方舆纪要》卷90海宁县:石墩山“下有小港,外通大洋,贼舟每泊此”。为海防要塞。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据石墩为巢犯嘉兴府,即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海宁市南
即今广东南海市西北小塘镇。清康熙《南海县志》卷2:“小塘墟在上围堡。”
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清一统志 ·常州府》: 望亭堰 “在无锡县东南四十里。以御常州之水,使入太湖,不为苏害”。
荆湖南路的简称。即“荆湖南路”。
即今黑龙江省简称。黑龙江省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