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县
南朝宋分端溪县置,属晋康郡。治所即今广东郁南县 (都城镇)。隋属苍梧郡。唐属康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
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郁南县都城镇。属晋康郡。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
南朝宋分端溪县置,属晋康郡。治所即今广东郁南县 (都城镇)。隋属苍梧郡。唐属康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
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郁南县都城镇。属晋康郡。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
即今湖南汉寿县东北武口,接南县界。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0:南宋绍兴三年(1133),杨么农民军大破宋水师于阳武口,歼灭宋水师统制崔增、吴全所率官军,大获全胜。在今湖南省汉寿县东北西港附近
即今甘肃灵台县南达溪河。《方舆纪要》卷58灵台县:达溪川“在县南二里,流达于泾河。《志》云:源出陇州五马山, 至邠州梁山下入于泾水”。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隶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清史稿·地理志》 南左翼次旗: “牧地有盐池。东至沙拉图,南至海达克,西至努克孙山鄂昔齐,北至乌兰墨尔河。”
即今安徽宿松县东南许岭镇。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图》:宿松县东南有许家岭。
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名,亦作狄历、敕勒。因其车轮高大,中原人称之为高车。《魏书·高车传》: “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 丁零、狄历、敕勒、铁勒,同名异译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百侯。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移大产巡司于此,改名白堠巡司。在今广东省大埔县东南百侯。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移大产巡检司治此,改名白堠巡检司。
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百十里。《方舆纪要》卷118保山县:沙木河“自顺宁府流入,合铅山涧水,汇流三十里入澜沧江”。
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南十八里。《左传》: 桓公九年 (前703),“虢仲、芮伯、梁伯、苟侯、贾伯伐曲沃”。此即贾伯城。一说贾国在今山西襄汾县东。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①在今湖南桃源县北。《方舆纪要》卷80桃源县:苏溪在“县北百里。南流二十里,谓之善溪。相传以善卷所游而名。流经花岩、白阳、吕真诸港入沅江”。②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思坡乡境。《舆地纪胜》卷163叙州: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