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夏至春秋时古国。姒姓。春秋时灭于莒。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三十里鄫城。《春秋》: 僖公十四年 (前646),“使鄫子来朝”。又襄公六年 (前567),“莒人灭鄫”。即此。后亦曰缯。《史记·吴世家》: “夫差七年,败齐师于艾陵,遂至缯。” 秦置缯县。

②亦作缯。西周封国,在今河南方城县一带。《史记·周本纪》: 幽王废申后,“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

③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睢县东南四十里。《春秋》: 襄公元年 (前572): “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杜注: “郑地。在陈留襄邑县东南。” 《水经· 淮水注》: 涣水 “又东径鄫城北”。即此。


(1)古国名。(1)西周封置。在今河南省方城县一带。《史记·周本纪》:“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2)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春秋时灭于莒。(2)古邑名。又作合。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睢县东南。《春秋》襄公元年(前572年):“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即此。


猜你喜欢

  • 大成县

    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胜利乡古城梁村。东汉改为大城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东南古城梁。属朔方郡。东汉改大城县。

  • 溜山国

    亦译作溜洋国。本元之北溜国。在今马尔代夫。《明史,外国传七》: “溜山,自锡兰山别罗里南去,顺风七昼夜可至; 自苏门答剌过小帽山西南行,十昼夜可至。永乐十年,郑和往使其国。十四年,其王亦速福遣使来贡。

  • 鬼王洞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南隅。《清一统志·贵阳府》: 藏甲岩 “在府治。俗名鬼王洞”。

  • 高罗寨长官司

    元改石溪洞长官司置,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后升为宣抚司。

  • 西山大峒

    即今广东郁南县南建城镇。明、清为西宁县治。《明史·地理志》 西宁县:“万历五年十一月以泷水县西山大峒置。”

  • 大羊同

    西藏古代族部名。《唐会要·大羊同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至贞观末,为吐蕃所灭”,大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之拉达克地区。隋唐之际地当中亚南北交通要道。汉籍所称

  • 艾山

    ①在今江苏邳州市北。东魏于此置艾山县,以此山为名。②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6胶州“铁橛山”条下:“艾山旁有天泽泉,即艾水之源也。”③在今山东沂源县西南。《春秋·隐公六年》杜注:“

  • 泉上县

    ①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 (沙城) 东。东汉废。②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宁化、清流、归化三县边境析置,治泉上圩 (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泉上镇)。1934年12月裁撤。(1)古县名。西

  • 目岭水

    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寰宇记》卷159曲江县:目岭水,“水岩间有石穴如人眼极大,瞳子白黑分明,故名”。《方舆纪要》卷102韶州府曲江县:目岭水“在府东北百里。……下流五十里入浈水”。

  • 聚宝桥

    即今江苏南京城中华门外长干桥。《清一统志·江宁府》: 聚宝桥“在江宁县西南。《明统志》有长安桥,即古长干桥。杨吴城金陵,凿濠引秦淮水绕城,置此桥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