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 (臺) 山
①在今浙江建德市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90寿昌县: 金台山在 “县 (今寿昌镇)南十五里。县山之最高者”。
②即金堂山。在今四川金堂县南二十里。西汉杨雄 《蜀都赋》: “铜梁金台。” 《寰宇记》 卷76怀安军金水县: 金台山 “在县西一十五里。《华阳国志》 云:新都县金台山,水通于巴汉,以水出金台 (一作沙),因以名山”。
①在今浙江建德市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90寿昌县: 金台山在 “县 (今寿昌镇)南十五里。县山之最高者”。
②即金堂山。在今四川金堂县南二十里。西汉杨雄 《蜀都赋》: “铜梁金台。” 《寰宇记》 卷76怀安军金水县: 金台山 “在县西一十五里。《华阳国志》 云:新都县金台山,水通于巴汉,以水出金台 (一作沙),因以名山”。
在今陕西城固县东汉水南。《水经·涔水注》: “涔水即鬵水也,东北流径城固南城北,城在山上,或言韩信始立,或言张良创筑,未知定所制矣。义熙九年,索邈为梁州刺史,自城固治此,故谓之南城。城周七里,衿涧带谷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二十三里南窖乡东安村。盛产煤。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房山县图:西北有东安子村。
金改玄德县置,为庆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索博日嘎苏木白塔子古城。元废。古县名。金以玄德县改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伦河西岸白塔子。为庆州治。元废。
①即今山西安泽县东南苏村。民国《岳阳县志》卷4:苏村“距城百八十里”。②即今山东沂南县东北苏村镇。1940—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沂东县治此。③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十里。《宋史·河渠志三》:元符三年
1940年3月由沂水、临沂、莒县三县析置,治界湖镇(今山东沂南县)。1941年12月撤销。1942年7月复置,仍驻界湖镇。在山东省东南部、沂河中游。属临沂市。面积 1798.3 平方千米。人口90.6
①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接江西铅山县界。《清一统志·建宁府》: 桐木关 “在崇安县西一百二十里。南通邵武府光泽县,西通江西铅山县黄柏坂”。②即今江西铅山县南桐木关,与福建武夷山市接界。《清一统志·广信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南。《史记·魏世家》:“昔者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正义》:“羊肠坂道在太行山上,南口怀州,北口潞州。”又《范睢蔡泽列传》:“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说苑·贵德》:“夏桀之居,
①在今广西钦州市南。《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文笔山“在钦州南二里。又名镇安峰。山峦峭拔,状若文笔”。②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五里。《方舆纪要》卷121平越府:文笔山“一峰挺秀,如立笔然,下临三江。稍西曰
在今湖北保康县北。清溪河注入南河处。《清一统志·郧阳府》: 洞庭庙店 “在保康县东北四十里”。
亦作可象山。在今四川中江县南百二十里。《寰宇记》卷82铜山县:可蒙山“在县(旧治在今广福镇)西北三十里。高一里。出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