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仞城
一作铁刀城,即石堡城的别称。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喇库图城附近的石城山。《唐会要》卷78: “吐蕃铁仞城,亦名石堡城。开元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信安王祎拔之置。四月改为振武军。” 《资治通鉴》 卷213胡三省注: “自鄯州鄯城县河源军西行百二十里至白水军,又西南六十里至定戎城,又南隔涧七里有石堡城,本吐蕃铁仞城也。”
一作铁刀城,即石堡城的别称。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喇库图城附近的石城山。《唐会要》卷78: “吐蕃铁仞城,亦名石堡城。开元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信安王祎拔之置。四月改为振武军。” 《资治通鉴》 卷213胡三省注: “自鄯州鄯城县河源军西行百二十里至白水军,又西南六十里至定戎城,又南隔涧七里有石堡城,本吐蕃铁仞城也。”
南朝宋建于景阳山,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南古台城内。唐许嵩 《建康实录》 卷12:南朝宋元嘉二十三年 (446),兴景阳山于华林园,“造景阳楼以通天观,至孝武大明中,紫云出景阳楼,因改为景云楼”。寻
又名鹅公滩。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北鹅湖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 浮梁县有鹅公滩。
又名飞骑桥。在今安徽合肥市东北,古逍遥津上。《水经·施水注》:“东有逍遥津,水上旧有梁。”《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建安二十年(215),“权反自陆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撤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置武平镇,属长汀县。即今福建武平县。五代王闽改置武平场。明嘉靖 《汀州志府》 卷1邑名: 武平县 “以其地坦夷,而人上武,故以名县 (镇)”。(1)古镇名。唐开元二十四年(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南康军置,治所在星子县 (今江西星子县)。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星子、永修、都昌等县地。明初改为西宁府,不久又改南康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南康军为路,属江淮行省。治所
又作意气松、伊奇松站。清置,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北意气松。《清一统志·吉林二》 “额赫茂站”条下:“(图依屯站)过此八十里有伊克苏小站。”
即今河北行唐县西北六十八里两岭口。《方舆纪要》卷14行唐县:两岭口镇在“县西北七十里。洪武七年置巡司于此”。
①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山南道置,为十五道之一。治所在梁州(后改兴元府,在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甘肃嶓冢山以南,四川江津、永川等市县以北,陕西佛坪、西乡、镇巴和四川城口、开县、大竹、
①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属澄城郡。治所在今陕西澄城县南。北周废。②隋末改金城县置,为金城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唐武德二年(619)为兰州治。咸亨二年(671)复改金城县。天宝元年(742)
元分冻州置,属太平路。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后与上冻州合为上下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