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砧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岛之北、姑婆屿东。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铁砧屿 “山上皆石板,大三四丈,平坦无痕,若铁之砧然,故名”。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岛之北、姑婆屿东。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铁砧屿 “山上皆石板,大三四丈,平坦无痕,若铁之砧然,故名”。
西汉置,属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东汉末废。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南。属定襄郡。东汉末废。
唐大历中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迁江镇北红水河北岸。北宋天禧四年 (1020) 改为迁江县。唐大历中置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西南迁江镇北、红水河北岸。北宋天禧四年(10
①唐天宝二年(743)置,属河西节度使。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北十余里。②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元和志》卷40甘州删丹县:宁寇军“在居延水两汊中,天宝二年置”。《新唐书·地理志》 甘州删丹县:张掖河“傍
又作兒塘。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东。《晋书·王恭传》: 东晋隆安二年 (398),王恭败,擒送京师,“时桓会等已至石头,惧其有变,即于建康之倪塘斩之”。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方山西北。六朝时为京师建康东南
又作乌鲁苏穆丹。明末清初索伦部城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库马拉稍南科尔沙科沃附近黑龙江河湾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2:乌鲁苏在“(黑龙江)城西北三百里,在乌鲁苏河北岸,周一百三十步。城北即……乌鲁苏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北金沙乡。《清一统志·广信府》 “江浒山镇” 条下: “又 (贵溪) 县西二十里曰金沙埠……俱为水陆要冲,今皆有兵戍守。”
在今北京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1昌平州“白浮山”条:“《志》云,白浮堰在州东南十五里,起白浮村,至府西北三十五里之青龙桥,延袤五十余里。元至元中,郭守敬引白浮山诸水西折而南,经府西三十里之瓮山泊,流
①唐乾元元年 (758) 改天保郡置,治所在定廉县 (今四川理县西北)。后又改名古州,其后复为保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理县西北地。北宋为羁縻州,属威州。政和四年 (1114) 改为祺州。②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错河。《水经·鲍丘水注》: 洳水 “东南流径平谷县故城西,而东南流注于泃河”。民国 《平谷县志》 卷1: 洳河 “俗呼为错河,源出怀柔丫髻山入平谷西北境,下与泃河相合”。
即今吉林九台市西南卡伦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长春府:东“五十五里东卡伦镇,街东有雾海河渡口,通瓦铜沟及双庙子等路”。吉长铁路经此,设卡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