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山关
明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五里蟠龙山后。《明 一统志》 卷68保宁府: 锯山关 “在府城北盘龙山,为汉沔要冲之路”。
明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五里蟠龙山后。《明 一统志》 卷68保宁府: 锯山关 “在府城北盘龙山,为汉沔要冲之路”。
1913年改缅宁厅置,后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临沧县。1954年云南省 《补报我省请更改平彝等八县原名理由》: “寓有征服者恩赐边疆少数民族永远宁顺之意。” 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4年改临沧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比金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阿库密河”条下:“毕歆河,在(宁古塔)城东一千五百余里。源出毕歆窝集, ……西北流入乌苏哩江。”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 (达来呼布镇)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肃州酒泉郡: “有威远守捉城。”
在今山东招远市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36招远县:东良海口镇“即东良河入海处也。有巡司戍守”。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移驻黄山馆驿。
明置,属铜仁府。即今贵州江口县东北坝盘土家族侗族乡。清严如熤《苗疆道路考》5铜仁府:铜仁往省溪沿河民路经“坝盘”,旧为戍守处。
又名盘豆河、郎水。即今河南灵宝市西枣乡河。《水经·河水注》: 槃涧水 “出湖县夸父山,北径汉武帝思子宫、归来望思台东,又北流于河”。
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东汉省。西汉武帝封菑川懿王子偃为宜成康侯,置侯国,治今山东省济阳县西北。后国除。昭帝又封燕仓为宜城(成)戴侯,重置侯国。东汉省。
当今河北尚义县南大青山。《后汉书·鲜卑传》: 桓帝时,鲜卑檀石槐 “立庭于弹汗山歠仇水上,去高柳 (今山西阳高县) 北三百里”。古山名。即今河北省尚义县南大青山。《后汉书·鲜卑传》:桓帝时,鲜卑檀石槐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2唐县“神和山” 条下引 《县志》 云: “县西北高尖峪、空间窑诸处,旧尝产银,谓之银洞。明初尝采矿炼银,力多利少,闭不复采。”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 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 北宋作眉州。 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