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律镇
北宋置,属溆浦县。在今湖南溆浦县东。
北宋置,属溆浦县。在今湖南溆浦县东。
自今辽宁大连市西北周水子至大连。长9公里。为中东铁路支线。清光绪二十四(1898)修筑。
即今西藏浪卡子县。《清一统志·西藏》卫地诸城:纳噶拉则城“在日喀则城东二百五十里”。后称浪卡子宗。又作拉噶孜、纳噶尔泽、浪噶子。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
①又名陶邑乡。即今山西永济市西北陶城。《水经·河水注》: “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 《旧唐书· 马燧传》: 贞元元年 (785),“军次宝鼎,败贼骑兵于陶城”。即此。②在今河南鄢陵县南。《水
即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西娄山。《初学记》 卷8引 《水经注》 曰: “狗山顶上有狗迹。今在临洺县西。” 唐武德五年 (618),太宗亲征刘黑闼,于此立营。
一名东山。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十八里。《晋书· 郭文传》: 郭文自王导西园 “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寰宇记》 卷93临安县: “临安山,县取此为名。南有郭文举宅基。” 晋谢安亦隐居于此。
在今湖南醴陵市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0醴陵县:小沩山“众山环绕,湍流中出, 曰小沩泉。道书第十三洞天也”。
①唐永泰元年 (765) 改临水县置,属磁州 (后改名惠州)。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北宋初改名昭德县。②即义招县。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 (湖寮镇)。《隋书·地理志》 误作 “昭义”。古县
唐置,属羁縻述昆州。治所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北宋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南、都安县东北。属述昆州。北宋熙宁时废。
即今江西赣县西南阳埠乡。明嘉靖《赣州府志》卷6:赣县有王富铺。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9:赣县西南有王富墟。
即今山东郓城县南二十六里郭屯镇。清光绪 《郓城县乡土志》: 县重镇有郭官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