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泉市

阳泉市

1947年晋察冀边区由平定县析置,治所即今山西阳泉市。1949年9月改置阳泉工矿区。1951年复设阳泉市。


在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面积 4467 平方千米(市辖区655.6平方千米)。人口125.7万(市辖区64.9万)。辖城区、矿区、郊区3区和平定、盂县2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原称沙江口,为平定州辖地。清末采煤、冶铁等工业兴起。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1906年正太铁路(1940年改名为石太铁路)于此设站,因车站位于大、小阳泉村境内,遂命名为阳泉站。1936年形成集镇,为晋东地区商业集散中心。1947年建立阳泉市。1949年1月由河北省石家庄市代管,同年10月改名为阳泉工矿区(县级),改属山西省榆次专区。1951年升为省辖市(地级)。1958年属晋中专区。1961年复为省辖市。1970年又属晋中地区。1972年恢复省辖地级市。地处吕梁山山间盆地。滹沱河、桃河、温河、南川河、阳胜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市郊农产以谷子、玉米、高粱、小麦、豆类、薯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铝土、铬、铅、锌、镓等。硫化铁、铝土储量居全国之冠。有煤炭、冶金、电力、化工、机械、电子、陶瓷、建材等工业。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石太、阳涉铁路和石太高速公路,207、307国道,平左、盂榆等公路经过市区。名胜古迹有关王庙、盂县藏山、平定冠山书院、娘子关、百团大战纪念碑等。


猜你喜欢

  • 天井谷

    在今河南济源市北二十里盘谷西北。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以和之》:“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清一统地·怀庆府一》:天井谷,“《府志》,水流为天

  • 会龙山

    在今河南光山县南。《方舆纪要》卷50光山县:会龙山“在县南四十里。二山并峙,如两龙相会”。

  • 乌拉特前旗

    俗称西公旗。清顺治五年(1648)建,属乌兰察布盟。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哈业脑包乡哈德门地。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20世纪30年代迁治哈拉盖补隆(今白彦花镇)。1954年划归

  • 东吕乡

    在今山东日照市境。《续汉书·郡国志》:琅邪国西海县刘昭注引《博物记》:“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其浦今存。”《元和志》卷11莒县“汉海曲县”下称:“地有东吕乡、东吕里。”

  • 好太王碑

    亦名广开土王碑、永乐太王碑。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北十里太王陵东南侧。为公元414年高句丽长寿王为纪念永乐太王(高句丽第十九代王)谈德而建。碑文记述其父永乐太王业绩,守墓奴隶滩派情况。为研究古史珍贵资料。

  • 香高山

    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北。《辽史·地理志》:兴中府有香高山。《清一统志·承德府一》: 温都尔华山 “在朝阳县属土默特右翼西北七十五里。汉名香高山”。

  • 颍州府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升颍州置,属河南省。治所在阜阳县 (今安徽阜阳市)。辖境相当今安徽涡阳、蒙城、霍邱等县以西地区。1912年废。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颍州置,治今安徽省阜阳市。辖境相当

  • 旧镇市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二十四里旧镇。清康熙《漳浦县志》卷2街市:旧镇市“在七都”。

  • 北庭都元帅府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置,治所在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后废。元元贞元年(1295年)以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西北。延祐时,辖境相当今乌鲁

  • 布特哈右旗

    1932年日伪分雅鲁县置,属伪兴安东省。治所即今内蒙古牙克石市东南博克图镇。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