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面
即阿拉坦额莫勒。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驻地阿拉坦额莫勒镇。
即阿拉坦额莫勒。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驻地阿拉坦额莫勒镇。
在今四川万县市南。明正德 《夔州府志》卷3: “溪南井、长滩井俱在 (万) 县南百里。水可煮盐。”
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支流土拉河。《史记·匈奴列传》:西汉征和四年(前89)贰师将军李广利等数路大军击匈奴,“匈奴闻,悉远其累重于余吾水北,而单于以十万骑待水南,与贰师将军接战”。古水名。即今蒙古国土拉河
又名杨梅渡。北宋置,属赣县。在今江西赣州市西。(1)古镇名。又名杨梅渡。在今江西省赣州市西。北宋属赣县。(2)今镇名。(1)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东部。面积191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梅
在今四川汉源县北。《明一统志》卷73黎州安抚司: 梵音水“在司城南一十五里。俗传唐僧三藏至此,持梵音而泉涌出,故名。色如米沈,味甘。宋政和间,太守宇文侯过而饮之,曰佳泉也,易名粲玉泉。泉南数十步有二巨
① 一作莲芍县。西汉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来化镇村。三国魏属冯翊郡。隋大业元年 (605) 废入下邽县。②南朝宋元嘉六年 (429) 侨置,属冯翊郡。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北。西魏改为蓝水
在今宁夏灵武县东南境沙漠地区。《宋史·夏国传》:至道二年(996)李继迁寇边,“时朝议或云率轻骑三道捣平夏,或云暑涉旱海,无水泉,粮运艰辛,不如静以待之”。乾隆《宁夏府志》卷3:旱海“在州东南。宋强泊
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汤河东岸亮甲山。东汉废。西晋复置,属辽东国。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县东南亮甲山。属辽东郡。东汉废。晋复置。《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四年(338年)
亦作大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潮州卫。在今广东饶平县东南所城镇。清乾隆六年(1741)移黄冈协右营守备驻此。
①在今安徽南陵县南。漳淮水发源于此。《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 吕山“在南陵县南六十里。有石室, 旧传孔子尝游, 后人置书堂于此”。②在今浙江长兴县南吕山乡。《方舆纪要》卷91长兴县:吕山在“县东南二
1936年改赤安县置,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以纪念刘志丹烈士而命名。在陕西省西北部、北洛河上游,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属延安市。面积 3781 平方千米。人口12.8万。辖6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保安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