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附城镇

附城镇

即今山西陵川县西南附城镇。《清一统志·泽州府》 “路城镇”条下:“又附城镇,在县南四十里。”


(1)在山西省陵川县西部。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附城,人口 5400。唐武德元年设盖城县,县治在今附城村西北1.5千米的盖城村,附城因在盖城附近而得名。为本县四大古镇之一。1949年由附城区改称七区,1953年改附城乡,1958年改附城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丈河乡并入。主产玉米、谷子、小麦,盛产蚕茧。有煤矿、炼铁、陶瓷、农机、水泥、硫磺、化工、铸造等厂矿。为著名的蚕丝集散地。陵晋公路经此。古迹有关帝庙、崇福寺、东岳庙、真泽宫等。(2)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西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附城,人口 4490。因近清城得名。1958年设附城公社,1961年属清城镇。1963年复置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北江流经。主产稻、甘蔗、花生。养鹅业较盛,特产乌棕鹅。有农机、粮食加工、砖瓦、造纸、针织等厂和建筑队、良种场等。107国道经此。(3)在广东省连州市西南部、东陂河下游。面积71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角,人口400。因处县城附近得名。旧属连山、连县两县地。1951年属连县四区,1953年属七区。1955年改设附城乡,1958年设巾峰公社,1960年分属保安、连州公社。1983年合设附城区,1987年建乡,1993年设镇。属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产稻、玉米、花生、大豆等,有柑橘、橙等水果。有煤矿。有木材加工、水泥等厂。省先锋机械厂驻此。有公路接323国道。(4)在广东省雷州市东北部。面积120.2平方千米。人口10.2万。镇人民政府驻东门,人口 2650。1950年为海康县第一区。1957年析置东洋、卜札两乡,1958年与雷城、客路、沈塘、白沙合置超美公社。1961年析置附城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建乡,1992年改镇。地处雷州湾滨海台地平原区。产稻、甘蔗、蔬菜。有海水养殖业。工业有建材、农副产品加工。黄雷公路经此。(5)在广东省台山市中部偏北。面积123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东门圩,人口 2000。因在台城周围,故名。1935年属台山县第一区,1954年分属第一、十一、十七区。1957年分属附城、东坑、水南乡。1958年设附城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改镇。地处新昌水(台城河)丘陵。主产稻,并产花生、甘蔗及豆、薯类。丘陵植松、茶。有制酒、陶瓷、拉丝、针织、服装、塑料、造纸、爆竹及印刷等厂。台赤、广海等公路经此。台城河通航。(6)在广东省丰顺县西南部、榕江支流北河上游。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4.3万。著名侨乡。镇人民政府驻汤坑镇汤坑路太平寺左侧,人口 3830。因在县城北郊得名。1950年设汤坑区。1958年并汤坑镇设汤坑公社,属揭阳县。1961年改属丰顺县,仍设汤坑公社。1978年埔河析出,1984年埔河并入改设区。1987年因与县城镇重名改称附城,后建乡。1993年设镇。地处汤坑谷地北部的低山丘陵区。南部北河沿岸有平原。建有县属虎局、贵角、桐树下3座水电站。主产稻、甘薯,并产甘蔗、花生、大豆及李、柑、龙眼、荔枝等水果。虎局紫胶场是县紫胶主要生产基地。县属后安养鳗场设此。有钢铁、织布、毛纺等20多个乡镇企业。206国道经此。古迹有太平寺、埔河文庙。(7)在广东省龙川县西南部。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水贝,人口1万。因在县城附近,故名。建国后属县第二区。1957年并入老隆镇。1960年属水贝公社,同年析置附城公社。1984年设区,1986年建乡,1993年置镇。主产稻、小麦、大豆、甘蔗、黄麻等。有柑橘场和建材、石灰、石末、红砖等厂。广梅汕铁路、205国道、梅隆窄轨铁路经此。东江通航。(8)在广东省和平县中部、县城周围。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坝,人口 1760。1950年设附城乡。1958年属东山公社。1960年属大坝公社,同年析置附城公社。1983年设区,1986年建乡,1993年设镇。和平河流经镇境。主产稻,并产甘薯、大豆、花生、蔬菜等。林产木材、松脂。有林场、茶场和松脂基地,并有农机修配、竹木加工等厂。忠定公路经此。(9)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中部偏东。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 8020。镇人民政府驻大联,人口290。因在县城周围,故名。1949年属云峰镇,1955年设附城镇,1959年改设附城公社。1976年析置乳城镇。1983年设附城区,1986年建乡,1993年设镇。三面环水,东为丘陵河谷平原。主产稻、蔬菜。林产杉木。有小水电、采矿、木材加工等企业。323国道经此。名胜有燕岩溶洞。(10)在广东省紫金县东北部。面积19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秋江路,人口 6520。因近县城而得名。建国初属紫金县第一区,1953年改名附城区。1963年建附城公社,1983年复设区,1986年改乡,1993年设镇。主产稻、甘薯、木薯。有钨、锡、铅、锌等矿和辉绿石。有建材、冶炼、食品、木器加工等厂和采矿业。惠水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广福庵、铁扇关门、曹源庵、紫霞洞等。(1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东南部。面积171平方千米。人口8.7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池,人口 1200。位县城附近,故名。1952年为横县一区。1958年属红星、红旗两公社。1959年设槎江乡。1961年属横州区,1968年称横州公社。1984年改为附城乡,1994年改设附城镇。产稻、甘蔗、茉莉花等。有农机、冶炼、木器、建材、制茶等厂。邕灵公路经此。(12)在甘肃省康乐县东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3万,有汉、回、东乡等族。镇人民政府驻新集,人口 5500。金始为县治。1949年设附城乡,以处县城附近得名,1957年改镇,1958年并入康乐公社,1961年设附城公社,1983年改置附城镇。产小麦、玉米、马铃薯等。有食品、印刷、木器、砖瓦等厂。为县东北部农贸集市。临蒿公路经此,康冶公路起点,广康公路终点。龙头山有革命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石南郡

    南朝陈置,属南定州。治所在石南县(今广西玉林市西北)。隋平陈后废。南朝陈置,治石南县(今广西兴业县石南镇)。辖境不详。隋开皇初废。

  • 庞家堡

    即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庞家堡。京绥铁路有支线至此。

  • 芦峰山

    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七十里云谷山,接武夷山市界,与西山对峙。《清一统志·建宁府》:芦峰山“山高万仞,四围峭削,绝顶平坦。宋乾道中,朱子更名曰云谷,筑草堂读书其下。有记”。

  • 贵州贵阳市的简称。因明代先后为贵筑司、贵筑乡,清代又为贵筑县而得名。贵州省贵阳市的简称。因明代为贵筑司、清代为贵筑县而得名。

  • 怀远堡

    ①明天顺中置,属榆林卫。即今陕西横山县。清雍正九年(1731)改置怀远县。《明史·李自成传》:“李自成,米脂人,世居怀远堡李继迁寨。”即此。②在今山西清徐县东南。《清一统志·太原府》:怀远堡“在徐沟县

  • 洪山镇

    ①金置,属介休县。即今山西介休市东二十里洪山镇。②即今安徽太和县北八十里洪山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山西省介休市中部。面积27.4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洪山,人口5450。因位于狐

  • 上陌县

    北魏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北周将宛县省入改为上宛县。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属南阳郡。北周并宛县入上陌,改名上宛县。

  • 临江铺

    即今四川资阳市北临江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资阳县: 临江铺 “在县西四十里”。集镇名。在甘肃省宕昌县城东南部、岷江东岸。临江铺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50。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设临江寨,

  • 何尾堰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方舆纪要》卷118保山县:何尾堰“在城南二十里。周广二里”。

  • 神田

    在今四川城口县北。清道光 《城口厅志》 卷4: 神田在 “厅北一百五十里。其山最高,绝顶平旷,纵横宽数十里,皆老林地。产洋芋,荞麦最丰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