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糜枣堰。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北郊。《方舆纪要》卷67成都县“浣花溪”条下:“九里堤,《郡志》云:在府城西北隅,其地洼下,诸葛武侯筑堤九里, 以防冲啮。”
又称四十八马头。在今贵州贵阳市南。《明史·王三善传》:天启初,水西土司安邦彦围攻贵阳,明将王建中率兵救援,“燔‘贼’四十八庄”,即此。又称四十八马头。在今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天启初水西土司安邦彦围攻贵阳
①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蓝山县东北五里古城。西汉属桂阳郡。隋省入临武县。唐咸亨二年 (671) 复置,属郴州。治所在今蓝山县东北十五里。天宝元年 (742) 改为蓝山县。②东汉建安元年 (196
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南大民屯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新民厅图:东南有大民屯。
宋大理置,为教合三部之一,属最宁府。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南六里旧城。元代属临安等处宣慰司。明代置教化三部长官司。
在今安徽萧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9萧县:永固山“下有永固镇及永固湖”。
金贞祐初改隆州置,治所在利涉县 (今吉林农安县)。辖境约当今吉林农安、德惠、双阳县及长春市地。元改黄龙府。金贞祐初升隆州置,治利涉县(今吉林农安县)。辖境约今黑龙江长春市区及九台、农安、德惠、扶余等市
即今河北魏县东南边马乡。明正德《大名府志》卷1:大名县有边马集。
楚汉之际刘邦改博阳郡置,治所在博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因境内泰山得名。后移治奉高县 (今泰安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长清、莱芜以南,肥城以东,宁阳、平邑以北,沂源、蒙阴以西地区。东汉以后辖
北宋熙宁间于唐临江亭故址建。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寰宇记》卷89润州丹徒县:多景楼“在甘露寺内”。今楼为清康熙时重建。唐名临江亭,宋于唐故址上重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北宋曾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