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陈郡

陈郡

秦置,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88)改为陈国。建安初又改为陈郡。三国魏黄初六年(225)改为陈国,七年(226)又改为陈郡。西晋咸宁中并入梁国。永康二年(301)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沈丘、鹿邑等县及西华县一部分地。南朝宋移治项县(今沈丘县槐店回族镇)。北魏移治废陈县(今淮阳县),属豫州。东魏属北扬州。北齐为信州治。北周为陈州治。隋开皇初废。


秦置,治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太康、柘城县以南,扶沟、确山县以东,安徽省太和、颍上县以西,及河南、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领陈、颍川两郡,此后,吕后、文帝两度以郡置淮阳国。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淮阳国除为陈郡,又析郡南部置汝南郡,辖境减缩。景帝二年(前155年)以郡置淮阳国,次年国除为陈郡,元康三年(前63年)复改置淮阳国。东汉章和元年(87年)国除为郡,次年改为陈国。建安二年(197年)国除为郡,治陈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周口市和淮阳、鹿邑、柘城、太康、西华等县地。属豫州。三国魏复为陈国,以曹植为陈王。后植子志徙封济北王,又改为陈郡。南朝宋移治项县(今河南沈丘县)。魏、晋、南朝宋属豫州,东魏属北扬州,北齐属信州,北周属陈州。隋开皇初废。


猜你喜欢

  • 拉木卒西木卒池

    即今西藏吉隆县东南之佩枯错。《清一统志 ·西藏》 载: 拉木卒西木卒池 “在阿里宗城东北一百二十里。池广二百二十里,其形南北长。南受四水,北受一水”。

  • 昌南县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昌邑县南部析置,治饮马村 (今山东昌邑市南饮马镇)。1956年撤销,并入昌邑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昌邑县南部析置。以位县南得名。治北孟,1949年迁饮马村(今

  • 河西走廊

    一称甘肃走廊。指今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地区。因地势较低,形状狭长,又在黄河之西而得名。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多沙碛

  • 乌孤山

    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辽史·太祖纪》:天赞三年(923),远征阻卜等部,“八月乙酉,至乌孤山,以鹅祭天”。

  • 岐沟关

    亦作祁沟关。在今河北涿州市西南三十里岐沟村。《宋史·曹彬传》:雍熙三年(986)四月,“又与米信破契丹于新城,斩首二百级。五月,战于岐沟关,诸军败绩”。即此。又作祁沟关。唐末置,在今河北省涿州市西南。

  • 青云 (雲) 峰

    在今广东仁化县北。《方舆纪要》卷102仁化县: 青云峰在 “县北五十里。高耸凌云,一水萦回,四山环拱”。

  • 北清河

    在今山东境。亦曰大清河。即古济水。其上源与会通河合, 自东平分流而西北,至鱼山之东,复折而东北, 经东阿、平阴、长清、济南、济阳、博兴等县市,东北入海。清咸丰间为黄河所夺。见“清河(2)”。

  • 大星澳

    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南海中小星山岛。清时设平海营千总防守。

  • 叶塘墟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北十五里叶塘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兴宁县图表:兴宁江“又西南经叶塘墟,汤湖水自西北来注之”。

  • 酉酬镇

    又名酉筹溪口场。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酉酬乡。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4:酉筹溪口场在“治东一百五十里”。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面积206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