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陵阳山

陵阳山

①在今安徽宣州市。《方舆胜览》 卷15宁国府: 陵阳山 “在宣城。一峰为叠嶂楼,一峰为谯楼,一峰为景德寺”。《明一统志》 卷15宁国府: 陵阳山 “在府城内。冈峦盘屈,孤峰秀拔,为一郡之镇。宋郭祥正诗: 陵阳三峰压千里,百尺危楼势相倚”。

②在今安徽黄山市西北广阳乡北。《水经·沔水注》: 旋溪水 “出陵阳山下,径陵阳县西为旋溪水,昔县人阳子明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子明上陵阳山,山去地千余丈”。《元和志》 卷28石埭县: 陵阳山 “在县北三十里。窦子明于此得仙”。

③即今安徽青阳县西南九华山。陵阳建县后,山因县名。《水经·沔水注》: 旋溪水出陵阳山下,“昔铚县人陵阳子明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子明上陵阳山,山去地千余丈”,即此。为古道教圣地之一。


古山名。(1)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北。唐陆龟蒙《怀宛陵旧游》诗“陵阳佳地昔年游”,即此。(2)在今安徽省石台县东北广阳镇,接黄山市界。《水经注·沔水》:旋溪水出陵阳山下,阳子明得仙于此山,并钓得白龙,因以为名。


猜你喜欢

  • 瑞州府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瑞州路置,治所在高安县 (今江西高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高安、宜丰、上高等市县地。1912年废。有织绫、造纸等手工业。明中叶陈福一等领导的华林军于此起义。明洪武二年(136

  • 黑洋河

    一名黑阳河。即海道。在今河北昌黎县南。自今河北天津市东海岸北经昌黎县至山海关。《明史·地理志》 昌黎县: “黑阳河,自天津达县之海道也。” 《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溟海” 条下:“ 《志》 云,

  • 半支跋

    古港名。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之马六甲。唐杜佑《通典》卷118“多摩长”条讹为羊支跋。《新唐书·南蛮列传下》:“千支在西南海中,本南天竺属国,亦曰半支跋,若唐言五山也。”《岛夷志略》作“无支跋”。

  • 马陵县

    ①南齐置,属马门郡。治所疑在今广西博白县境。后废。②隋开皇六年(586)置,属魏州。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大业初废。

  • 兴泰里

    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巡司于此。在今福建省仙游县东北,属兴化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于此设巡检司。

  • 天固堡

    隋置,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57安化县:天固堡“在彭原废县南。隋开皇中所置,以天然险固而名”。

  • 人和驿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南石陂镇。《清一统志·建宁府》:人和驿“在浦城县南乡人和里石陂街”。

  • 回河镇

    ①金置,属济阳县。即今山东济阳县西南二十里回河镇。②金置,属堂邑县。当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堂邑镇附近。

  • 洪山水

    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42介休县: 洪山水在 “县东南二十里。一名石洞水。源出洪山,或谓之胜水,四泉并发,四时不竭。宋文彦博引为东、中、西三渠,灌自城以东数村之田,凡九十余顷,西北流注于

  • 安山街

    即今河北昌黎县西三十里安山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昌黎县图:西有安山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