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雄县

雄县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雄州为县,属保定府。治所即今河北雄县。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33.5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雄州镇。战国为燕易邑地。秦置易县,治今容城县与雄县交界处之古贤村,属广阳郡。三国魏更名易城县,属河间郡。北魏复名易县,治今县北,属高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省入鄚县。唐武德五年(622年)析置归义县,治今容城县东。贞观元年(627年)省;八年复置,属幽州,后属涿州。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析南境另置归义县,并取威烈之意置雄州,治今雄县城。时南北二归义县并立,且为宋、辽分界。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南)归义县更名归信县。宣和七年(1125年)归信、归义二县均入金境,后省归义县。元归信县属保定路雄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归信县省入雄州,七年降州为县,县以州名,属保定府。清属直隶省保定府。1913年属范阳道,后改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保定专区,1958年并入涿县,1961年复设,属保定专区(1968年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海河平原白洋淀、文安洼区,地势低洼。有大清河、新盖房分洪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红小豆、大豆。地热资源丰富。有电器、化工、造纸、印刷等工业。保津高速公路经此。古迹有宋代古战道。


猜你喜欢

  • 他郎县

    1913年改他郎厅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1915年改墨江县。旧县名。1913年由他郎厅改置,治今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驻地联珠镇。1916年更名墨江县。

  • 牛头河

    在今山东西南部。首受南旺湖水于嘉祥县北,东南经济宁,至塌场口,入于旧运河。明初开此以资运道。自运渠东徙,河水南流,此河与故渠同塞。《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芦沟泉”条:“牛首之渠,来自西南,出于鱼、沛

  • 乘氏县

    ①西汉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五十里。景帝封梁孝王少子买为侯邑。东汉和帝封梁商为乘氏侯。西晋属高平国。南朝宋废。②北魏太和十二年 (488) 置,属济阴郡。治所即今山东菏泽市。取汉故乘氏县

  • 马仲河

    亦作马鬃河。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南十五里马仲河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开原县图:西北有马鬃河。民国《昌图县志》图:南有马踪河。

  • 芜湖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芜湖县城区及近郊析置,直隶皖南行署区,为皖南行署区驻地。治所即今安徽芜湖市。1952年复属安徽省。在安徽省东南部、长江南岸。面积 3317 平方千米(市辖区230平方千米)。人口

  • 松坎关

    在今贵州石阡县南。《清一统志 ·石阡府》: 松坎关 “在府城南”。

  • 彭城

    春秋宋邑。即今江苏徐州市。《春秋》: 成公十八年 (前573),“宋鱼石复入于彭城”。《史记·韩世家》: 文侯二年 (前385),“伐宋,到彭城执宋君”。皆此。秦置县。古邑名。春秋宋邑。即今江苏省徐州

  • 沙窝寨

    即今贵州黔西县西南二十四里金碧镇。《清一统志·大定府·关隘》 “果勇底砦”条下:“其东十余里为沙窝等寨,皆险奥可凭,为西北境要害处。”民国初置金沙镇,后与白碧乡合并,改名金碧。

  • 葛公镇

    明属建德县,即今安徽东至县东平原乡。《方舆纪要》 卷27建德县 “永丰镇” 条下: “ 《志》云,东有葛公镇。”在安徽省东至县东部、留山东麓。面积13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葛公,人口8

  • 大福先寺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瀍河乡唐寺门村内。始建于唐,故址在今寺东五里塔湾村西头俗称“唐寺崖”的地方。武则天曾为福先寺撰写过浮图碑文,著名画家吴道子曾在该寺作“地狱变相”壁画。开元二十一年(733)日本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