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雄州

雄州

①唐置,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县西北石空堡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雄州: “在灵州西南一百八十里。中和元年 (881) 徙治承天堡,为行州。” 后废。

②五代南汉乾和四年 (946) 置,治所在浈昌县(今广东南雄县)。辖境相当今广东南雄、始昌二县地。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为南雄州。

③南唐时置,治所在今江苏六合县。周显德中,州徙,仍为六合县。

④五代周显德六年 (959) 以瓦桥关置,治所在归义县 (北宋改为归信县,即今河北雄县)。北宋辖境相当今河北雄县、容城县地。元属保定路。明洪武七年 (1374) 降为雄县。

⑤五代周改建武军置,治所在天长县 (今安徽天长市)。北宋初改置天长军。


(1)唐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石空堡附近。后徙今中卫市附近。辖境约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一带。五代晋天福七年(942年)废。(2)五代南汉乾和四年(946年)置,治浈昌县(今广东南雄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南雄、始兴二县地。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为南雄州。(3)五代周显德四年(957年)置,治今安徽省天长市。寻废。(4)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北伐契丹于瓦桥关置,治归义县(北宋改名归信县,即今雄县)。宋代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雄县、容城县地。属河北东路。金属中都路。元属保定路。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为雄县。


猜你喜欢

  • 武庙集

    即今河南固始县南六十九里武庙乡。旧属商城县。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 咸丰七年(1857) 十二月,捻军自六安 “径赴商城之开顺街、武庙集”。

  • 则布龙

    即杂仁宗。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札布让。《清一统志·西藏》 阿里诸城:“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在喇萨西南二千四百九十余里,其所属有冲龙、则布龙、楚木尔的三城。”则布龙城即此。

  • 卓儿河地面

    明置,属奴儿干都司。驻地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西南绰儿河。后废。

  • 乞伏袁池

    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之黄旗海。《水经·㶟水注》:旋鸣池“北对凉川城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

  • 斗门

    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唐景福元年(892),“郓州朱瑄率步骑万人袭朱友裕于斗门”。即此。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东南。《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年),“朱全忠出兵击朱瑄,遣其子

  • 自乐山

    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北十里。《明统志》作“目乐山”。《方舆纪要》卷115元江军民府: 自乐山“状如中原之崆峒,今名栖霞山。《志》云,山与蒙乐山同脉,故名”。

  • 高白镇

    清置,属清源县。在今山西清徐县西南二十里高白村。《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高白镇 “在(清源) 县西南二十里。一名蒿泊镇”。

  • 盘龙县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益州。治所在灌口镇 (今四川都江堰市)。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卷6灌县: “李膺记云: 山土色黄,盘回有龙形,故曰盘龙。” 寻改为灌宁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

  • 托合奈克

    在今新疆叶城县南叶尔羌河北岸麻扎。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黑黑子将杆柴足草缺,五十里至色色可柴……四十里至托和奈克。”

  • 寿昌军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改武昌军置,治所在武昌县(今湖北鄂州市)。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寿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