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青山远地等处长官司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崇祯三年 (1630) 改置于襄千户所。
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青山远地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九庄。属贵州宣慰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属贵阳府。雍正八年(1730年)废。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青山远地等处长官司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崇祯三年 (1630) 改置于襄千户所。
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青山远地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九庄。属贵州宣慰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属贵阳府。雍正八年(1730年)废。
北宋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北。《宋史·地理志》常德府:“熙宁七年,废桃源、汤口、白崖三砦。”
东汉灵帝改千童县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元和志》 卷18饶安县:“以其地丰饶,可以安人”,因名。北魏属沧州。隋属渤海郡。唐属沧州,贞观十二年 (638) 移治浮水城(今孟村回族自
西魏恭帝时置,属昌城郡。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四十里金华镇。《寰宇记》 卷82射洪县:“《益州记》: 郪江滩东六里有射江。” 因名。北周改为射洪县。古县名。西魏析郪县置,治今四川省射洪县西北金华镇。属
北宋置,属西安州通安砦。在今甘肃会宁县北。
①东汉章帝时改清县置乐平侯国,后为乐平县,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南。三国魏改属阳平郡。北齐省。②东汉建安中置,属乐平郡。治所即今山西昔阳县。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废。孝昌二年(526)又改沾
又名平乐馆。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后汉书·灵帝纪》:中平五年(188)十月,灵帝“耀兵于平乐观”。《水经·谷水注》:“谷水又南径平乐观东。”张衡《东京赋》:“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观。”《文
初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史记·文帝纪》: 后元六年 (前158),“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胡”。即此。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史记·文帝本纪》: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
即今四川安县西之茶坪河,为安昌河支流。《新唐书· 地理志》 龙安县: “云门堰决茶川水溉田。” 《舆地纪胜》 卷152石泉军: 茶川水 “在龙安县南六十五里。《括地志》 云: 西岸出茶,因名”。
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柏仁县(今河北隆尧县西南尧山乡)。辖境相当今河北隆尧县西部地。四年(621)废。
一名紫泥泉。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清一统志· 喀喇沙尔》: 哈喇噶阿瞒“在喀喇沙尔城西南九十里,硕尔楚克南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