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城
在今江苏淮阴市南韩城村。《寰宇记》 卷124楚州山阳县: 韩信城,“信本此县人,其冢宅处所并存。后受封为侯,因筑此城”。《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 韩信城 “相传韩信受封时所筑。元至正十六年,张士诚遣兵攻淮安,褚不华与刘甲拒守,甲别将兵守韩信城,与淮安城相犄角,寇不能陷。会甲奉檄别往击贼,淮南孤危,遂为士诚所破”。
在今江苏省淮安市东北。相传韩信封淮阴侯时所筑。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攻淮安,刘甲守此城以拒之。
在今江苏淮阴市南韩城村。《寰宇记》 卷124楚州山阳县: 韩信城,“信本此县人,其冢宅处所并存。后受封为侯,因筑此城”。《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 韩信城 “相传韩信受封时所筑。元至正十六年,张士诚遣兵攻淮安,褚不华与刘甲拒守,甲别将兵守韩信城,与淮安城相犄角,寇不能陷。会甲奉檄别往击贼,淮南孤危,遂为士诚所破”。
在今江苏省淮安市东北。相传韩信封淮阴侯时所筑。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攻淮安,刘甲守此城以拒之。
南齐置,属阳平郡。治所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南。以安宜溪为名。梁为阳平郡治。隋属江都郡。唐武德四年(621)为沧州治。七年(624)改属楚州。上元三年(762)改名宝应县。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江苏省宝应县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7建阳县“考亭溪”条:“溪中沙汀涌现,如龙舌然,曰龙舌洲,朱子号为沧洲。”
在今安徽萧县西北。《方舆纪要》 萧县“龙城” 条下: “又曹马城,在县西北七十里。相传曹操尝盘马其中,因名。中有古塔。”
亦名新康港。在今湖南望城县北九里。杜甫有 《北风》 诗,自注云: “新康江口,信宿方行。” 即此。
①西晋太康三年 (282) 改新兴郡置,属交州。治所在麊泠县 (今越南永富省安朗县西夏雷村)。辖境相当今越南永福、富寿、宣光、河江、安沛、老街等省地。南齐时治所在范信县 (今越南永福省安朗县西夏雷村)
1934年合义南、义北二镇置,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南二十六里义桥镇。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南部,西邻富阳市。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义桥,人口 3500。以境内义桥得名。1930年置义
即今浙江庆元县西部之松源溪。《方舆纪要》 卷94庆元县: 松源水 “在县西南。南流入闽,为松溪之上源”。
在今广东信宜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4信宜县: 岭底堡 “在县东四十里。向设官军,防怀乡、圣峒、六定、岭底等瑶”。
在今浙江衢县南百里。唐杜佑 《通典》卷182: 衢州信安县 “有泉岭山,在县南二百里。汉朱买臣云: ‘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即今建安郡北界也”。或说为今仙霞岭。
东汉改益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县南八里益城村。后改属乐安国。东汉末复为县。东汉以益县改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后国除仍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