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顺陵

顺陵

①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六里陈家村南(唐称洪渎原)。是武则天母杨氏之墓。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后,将其母之墓改称顺陵。陵园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略呈长方形,四周有围墙,四面各有一门。陵墓位于内城北半部,现高12.6米,底部为方形。墓周有石人、石羊、石狮、独角兽、石马等大批石刻。其中尤以陵墓南门的一对石狮和独角兽雕刻最为生动有力,是唐代造型艺术中的珍品。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唐肃宗子建宁王李倓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倓在代宗时进谥承天皇帝,葬顺陵。

③五代周恭帝柴宗训之陵。在今河南新郑市北。《旧五代史·周书·恭帝纪》: 北宋开宝六年(973),后周恭帝柴宗训 “归葬于世宗庆陵之侧。……陵曰顺陵”。

④即五代南唐李璟墓,在今江苏南京市南四十六里、江宁县 (东山镇) 西南东善乡祖堂山南麓。


(1)在陕西省咸阳市东北18千米的陈家村南(唐时称洪渎原)。为唐女皇武则天母杨氏之墓。杨氏死于唐咸亨元年(670年),当时以王礼埋葬,称墓而未称陵。武则天即位后,永昌元年(689年)追尊其父为忠孝太皇,母为忠孝太后,改墓为明义陵。天授元年(690年)再追尊其父为太祖孝明高皇帝,母为明高皇后,改明义陵为顺陵。唐景云元年(710年)和先天二年(713年),曾两次废除陵的称号,但后人仍习称为顺陵。陵园原分为内外两城,占地110万平方米,略呈长方形。原有两层围墙,均已倒塌,仅存遗址。东西南北各有门,陵墓在内城北半部,现高12.6米,底部为方形,占地约3亩。有石人、石羊、石马、石蹲狮、走狮、石独角兽等约三十多件。陵墓南门走狮和独角兽各一对,体型庞大、雄伟,雕刻生动、有力,是唐代艺术珍品。外城中部原有碑塔寺一座,内立顺陵石碑,为武三思撰文,相王李旦(唐睿宗)书,文字中有许多是用武则天所创造的新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碑倒碎裂,散失各处,现仅存八块,十分珍贵。今存咸阳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即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墓。见“南唐二陵”。


猜你喜欢

  • 广惠监

    北宋置,为铸铁钱监,属南平军。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二十里赶水镇西南。《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铸钱监在军西南一里许。渡溪而上于归正坝、松岭��等处取铁, 岁铸钱四万贯。

  • 夫犁营

    亦作扶黎营。在今辽宁义县东南。一说在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南。《后汉书·鲜卑传》:元初二年(115),“辽东鲜卑围无虑县,州郡合兵固保清野,鲜卑无所得。复改扶黎营。杀长史”。

  • 黄连沙头

    在今江苏启东市东黄海中。元代漕粮自刘家港出发,经此北航。《元史·食货一》: “海运之道,自平江刘家港入海,经扬州路通州海门县黄连沙头。”在今江苏省启东市以东海中。元海运漕粮由刘家港出发,经此北航。《元

  • 石门岩

    在今福建连城县东。《方舆纪要》卷98连城县:“石门岩在县东七里。两石相峙,壁立万仞。”

  • 河北路

    北宋至道三年 (997) 置,为十五路之一。治所在大名府 (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辖境相当今河北易水、雄县、霸州和天津市海河以南,及山东、河南两省黄河以北的大部。熙宁间分为东、西二路: 东路治所在

  • 三水江

    在今贵州贵阳市北。《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南明河”条下:“三水江在府北三十里。府西境之水派流而下,至此合流为一,东流合于清水江。即陆广诸水之下流也。”

  • 涑沫江

    又作粟末水、速末水。即今吉林之松花江。《新唐书·渤海传》: “涑州以其近涑沫江,盖所谓粟末水也。”古水名。或作粟末水、速末水。即今吉林省松花江。

  • 屈原祠

    又名三闾大夫祠、清烈公庙。唐元和间建,祀楚爱国大诗人屈原。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东。《舆地纪胜》 卷77归州: 清烈公庙,“ 《晏公类要》 云: 三闾大夫祠在秭归县,在州东五里,即屈原之故宅也。陆游

  • 温邢堌

    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三十八里六村乡温邢堌。有清道光年间 “温氏祠堂” 一座。1928年初,共产党在祠内建立沙区农民协会,遭到反动民团的镇压。但为后来的沙区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为沙区革命根据地之一。

  • 天兴县

    ①唐至德二年(757)分凤翔县置,与凤翔县同为凤翔府治。治所即今陕西凤翔县。金大定十九年(1179)改名凤翔县。②清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置,属承天府。治所在新港(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市乡)。康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