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风陵津

风陵津

即风陵渡。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黄河北岸。《元和志》卷12河中府河东县:“风陵故关,一名风陵津,在县南五十里。魏太祖西征韩遂, 自潼关北渡,即其处也。”


黄河重要津渡之一。即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南黄河北岸之风陵渡。参见“封陵”。


猜你喜欢

  • 中国

    古时“中国”含义不一:(1)指京师。《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四方,诸夏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

  • 禾坪

    即今福建邵武市西南和平镇。清时邵武县丞及把总驻此。即今福建省邵武市西南禾坪。清邵武县丞及把总驻此。

  • 娄县

    ①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北三里。东汉属吴郡,建安二十四年 (219) 孙权封陆逊为娄侯; 三国吴黄龙元年 (229) 封张昭为娄侯。皆在此。南朝梁天监六年 (507) 改为信义县。②清顺

  • 郝穴口

    即鹤穴口。在今湖北荆沙市江陵区郝穴镇。《方舆纪要》 卷78江陵县: 郝穴口 “在府东南九十里。大江经此分流,注潜水,合于汉水。……嘉靖初复筑郝穴口,大江遂至涨溢为害”。明置郝穴口镇巡司于此。

  • 松子关

    ①古名松滋关。在今安徽金寨县西南境,与湖北罗田县接界。《方舆纪要》 卷50商城县 “长岭关” 条下: “又松子关在县东南百二十里,接湖广罗田县界。”②明置,在今湖北罗田县北一百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

  • ①西周封国。姜姓。在今山东莒南县东北。春秋初为莒国所灭。《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夏五月,莒人入向”。即此。②周畿内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向。”《

  • 庄洞墟

    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电城镇东北。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庄峒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庄洞圩“在县(治今电城镇)东十里”。

  • 喀图山

    一名哈布图山。即今新疆托里县东哈图山。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64: 喀图山 “其木多桦杨,其矿多金,其兽多彪虎、黄熊,善搏人,有鸟焉小而善鸣,土人呼之为几回醉酒。良戛尔图之水出焉,南流,伏于戈壁”。

  • 隐圻

    即隐矶。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宋书·谢晦传》: 元嘉三年 (426) 刘彦之为谢晦军所破,“彦之退保隐圻。” 即此。又称隐矶(《水经注》)。在今湖南省临湘市东北、长江南岸。《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三年

  • 八甸溪

    又称巴甸江。即今甸溪河。在云南弥勒县。《方舆纪要》卷115弥勒州:八甸溪“在州治北。其源有三,一出旧村,一出阿欲山,一出北倾山,至州治东而合流,南入盘江,或谓之巴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