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香岩寺

香岩寺

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南部、仙人台西侧山中。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明 《辽东志》 卷1辽阳: 香岩寺 “在龙泉南。有仙人台”。寺宇分前后正殿和左右配殿。香岩寺旧为千山名胜之冠,至今寺周尚有名胜多处。千山第一高峰仙人台雄峙于后,金代砖塔耸立其旁。寺前原有元代名僧雪庵塔墓和碑记,塔虽毁而碑尚存。


猜你喜欢

  • 三都谷

    在今甘肃甘谷县西。《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径落门西山东流三府谷水注之。”三府谷后讹为三都谷。《宋史·曹玮传》:大中祥符九年(1016), “唃厮啰率众数万大入寇,玮迎战三都谷”。即此。

  • 佛头滩

    亦名大佛滩。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乐山大佛前岷江中。南宋范成大《范石湖集》卷18《凌云九顶》诗序云:“初登山时,岩壁上悉劖为小佛,不知其数。山前佛头滩受雅江之冲,最为艰险。”

  • 打孜宗

    即达孜宗。治今西藏达孜县东北达孜。

  • 峰山镇

    一名峰山矶镇。在今江西彭泽县西南三里。明正统十一年 (1446) 置巡司于此。

  • 大堡津

    在今山西保德县西南四十里,黄河津渡。《元丰九域志》卷4保德军:大堡津在“军西南四十里”,即此。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置,在今山西省保德县南四十里。《元丰九域志》保德军津二:大堡、沙谷,即此。

  • 泡河

    亦名包水。又名丰水、泡水、苞水。在今江苏丰县北。自山东单县流入境,东入沛县界。《汉书·地理志》 山阳郡平乐侯国: “包水东北至沛入泗。” 《水经·泗水注》: 黄水 “又东径平乐县右合泡水……自下沣、泡

  • 酉阳山

    ①即小酉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辰州府》:小酉山“在沅陵县西北二十里。一名乌速山。亦名酉阳山”。②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73酉阳宣抚司:酉阳山在“司西北百八十

  • 笋 (筍) 箩河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60兰州: 笋箩河在 “州西南六里。东流入黄河”。

  • 碧潭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南新店市对岸,新店溪西岸山脚之下。水深而碧,故名。南岸岩壁凿有蹬道下至船泊处。还有1937年建铁索吊桥,长约200米,横跨潭面。西侧有碧潭幸福乐园等。下游碧潭大桥连接两岸,至新店市街

  • 上宛县

    北周置,为南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隋开皇初改为南阳县。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宛州。八年(625)废入南阳县。古县名。北周并宛、上陌二县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属南阳郡。隋开皇初改名南阳县。